今日特推: 山东郯城县归昌乡全力应对高温 筑牢安全防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环保 > » 正文

山东潍坊市潍城区司法局:创新“模块+基地”矫正模式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旭)为有效破解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难题,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司法局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按照“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要求,创新“模块+基地”服务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规范理顺“需求侧”,科学划分矫正模块
 
  把矫正对象作为“需求侧”,以法制化、社会化、人性化为方向,以提高矫正质量为核心,科学划分矫正模块。从犯罪类型、家庭情况、工作状况等10个指标进行深度调研分析,对289名社区矫正对象全面摸清底数,归纳划分为交通肇事类、社会治安类、生活困难类等8个矫正模块。对矫正对象开展把脉诊断,特别是围绕定位管理、脱漏管、违规警告等重点环节,认真分析研究,逐项检视检查,找准症结所在,制定矫正方案。对各个模块“解麻雀”,从犯罪动机、犯罪过程、管理瓶颈等全面“开平方”,找出模块的管理堵点、难点,为实施基地矫正夯实基础。
 
  拓展改革“供给侧”,合理打造矫正基地
 
  树立矫正机构“供给侧”角色,落实“服务矫正”新理念,整合资源,加快区级社区矫正中心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推动资源共享,筛选出于河养老院、潍坊外国语学校、劳动技工学校等12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挂牌,设立法治教育、技能培训、交规纠正、公益服务、心理疏导等8类矫正基地,赋予矫正对象自主选择权,矫正对象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矫正基地,依托基地优势加快从传统集中劳动学习向基地矫正方式转变,矫正对象的身份意识潜移默化得到转变,进一步激发其矫正积极性、主动性,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
 
  供需两侧“十字对接”,促进矫正提质增效
 
  供需两侧模块建立后,认真分析社区矫正供给侧和需求侧数据,准确把握模块之间“伸缩缝”,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差异化需求,引导两侧采用“十字交叉法”进行模块无缝对接,实施精准靶向矫正,达到“1+1>2”的矫正效果。通过实行“基地化”“浸润式”教育矫正,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扩大了社区矫正社会影响力,提高了社区矫正社会教育成效。今年以来,社区矫正对象警告比例明显下降,由去年的11.6%下降为8.5%,下降了3.1个百分点,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和脱漏管比例也大幅下降,“模块+基地”矫正效应日益凸显。(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