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南历下公安:强化教育训练 锻造过硬队伍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临沂公安机关:守未花开,护沂蒙“幼苗”成栋梁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今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公安机关对未成年违法犯罪治理点题立项、攻坚破局,全力开展“春风行动”“引航计划”“守未花开”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各警种同上阵、多部门共治理、全社会齐参与,有效遏制该类违法犯罪上升势头,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片安宁和谐的净土。

  春风行动,“零容忍”雷霆打击

  今年1 月,河东区一个19 人的涉恶犯罪团伙被移送起诉,该团伙覆灭的导火索就是一起涉校园案件。

  去年5 月,河东区太平镇一名学生放学后被一群社会青年无故殴打,案发后,派出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河东分局迅速行动,当晚就将涉案7 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参战民警深挖细查,历经2 个多月缜密侦查,又挖出20 余起与校园无关的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案件,顺线追踪抓获其他11 名犯罪嫌疑人,彻底铲除了这个隐藏极深的犯罪团伙。太平派出所以此案的攻坚为突破口,以打开路、预防为主、警校共建、系统治理,自2024年5 月以来,辖区实现涉校零发案、未成年人零违法犯罪。

  临沂公安坚持重拳出击,市县一体、协同作战,常态化开展预防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和打击防范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春风行动”,以集群战役,打幕后、打销赃、打链条,今年以来,全市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3.44% 。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临沂城区电摩“飙车炸街”又有死灰复燃之势。2月22 日凌晨1时许,兰山公安分局便衣大队民警根据短视频平台线索,通过蹲点守候,在市区主干道发现一名少年通过“飙车”“翘头”等危险方式骑行非法改装的电摩,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民警在安全区域布下口袋,将其抓获并行政处罚。

  电摩“炸街”是常见涉未成年违法行为,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临沂公安常态化开展巡查宣防,交警、特警、派出所“点、线、面”结合,构建“五分钟快反圈”,昼夜 24小时巡防在大街小巷,全力整治“飙车炸街”,自去年以来,共出动警力2.5万余人,查扣非法改装“电摩”1272 辆,打掉非法改装窝点8 处,行政处罚和教育训诫 2000 余人。

  引航计划,“零死角”系统治理

  “从上学放学必堵到现在一路畅通,简直是不敢相信的奇迹。”临沂朴园小学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朴园小学有 4800 多名学生,过去每逢上学、放学,校门口的天津路拥堵,影响学生们的安全。交警直属三大队与学校探索建立“警校家+”机制,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在北城新区的48处助学岗,均采用“ 1+3+N ”警务模式,即1名中队民警带领 3名机关民辅警与 2名特警一起,在学校 3名保安、7名家长志愿者配合下,每隔6米设置一个接驳点,接送学生的车辆即停即走,该路段通行时间从过去的10分钟压缩到 2分钟,既保证了道路畅通,又确保了学生安全。

  临沂公安联合10余个职能部门,共同推出“引航计划”。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深化校园周边及重点行业、场所整治,对28家未落实“实名登记”“五必须”规定且发生案件的住宿经营单位责令停业整顿,对20家涉未成年人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 KTV 等场所予以依法取缔或者停业整顿;警校联动开展“护校安园” 专项行动,日研判、 周调度、月通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运用大数据和 AI技术,研发“守未”“足迹”两个预警模块,累计产生预警信息4744条,做到防患于未然,其中“守未”模型在全国治安部门数据建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守未花开,“零缺位”关爱成长

  “做梦也没想到,我会成为一名大学生!”4月6日,在河东区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19岁的小项作为志愿者,为到这里接受教育的孩子们讲起自己的故事。 小项因家庭变故辍学,是民警和老师们共同的努力,让她重拾青春的梦想,重返校园,仅一年时间就获得了临沂市技能大赛二等奖并于去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

  这个位于临沂育杰学校门口的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已经帮助28名被救助的孩子走上心仪的工作岗位,3人考上大学。

  全市法、检、公、教育、融媒体中心等单位部门携手“童”行,组成“守未花开、法润校园”法治宣讲小分队,常年活跃在线上线下。2月23日在河东区举行的“春季开学法治教育第一课”,因一个“温暖的握手”登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00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络自媒体,河东区社区矫正中心的直播账号因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粉丝数达142万,全社会共同为未成年违法犯罪治理鼓与呼,营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河东公安分局是“守未花开”的开创者和先行军,率先建立未成年违法犯罪治理的“一中心两基地七站点”,今年以来,已开展法治教育 140 余场,接待受教育未成年人 2.5万人。民警按照“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矫治”的指导思想,将失学、辍学、厌学未成年人当作重点,建立“一对一”“一盯20年”机制,以法治的温暖,融化童心的寒霜。

  今年3月,当已近六旬的老王吃着13岁女儿小雪送到手里的感冒药,泡着端到床前的洗脚水,禁不住泪流满面,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地对八湖派出所所长郭健说:“谢谢你们帮我找回了女儿啊!”

  老王老来得女,由于娇生惯养,女儿进入叛逆期后曾3 次离家出走,最长时间一个多月,每次都是派出所帮忙找回。最后一次,老王对郭所长说:“我管不了了,交给你们吧!”派出所因人施策,建立“国学+法治”“矫心+正形”两个工作法,念好“养、学、送、跟”四字诀。“养”即通过工作站点的孝廉国学长廊养心铸魂;“学”即邀约案件当事人以案释法剖析违法犯罪的后果;“送”即每天早8 点让家长将孩子送到派出所,专人带着参加所里民辅警的“三学三练”;“跟”即一名女民警靠上,定期家访,跟踪其成长,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警心暖童心,法治护新苗,仅两个星期,小雪洗掉脸上的浓妆艳抹,换下身上的奇装异服,主动要求回到学校,成绩也从班里倒数追到了中游。

  从雷霆出击到春风化雨,从科技赋能到文化润心,临沂公安正用法治的温度破解青春成长复杂的方程式,以法为沃土、以爱为灯塔,呵护着每一株幼苗茁壮成长。(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