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滕州公安南沙河镇派出所:警民携手护春耕 换证宣传到田间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聊城东昌府公安:“警格+网格+N”新模式 打造平安守望共同体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深耕“ 警格+网格+N ” 融合大文章,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和社区民警“懂法律、知政策、会调解”的专业优势,积极引导网格员、公益岗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形成了警力向网格延伸、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向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织密“ 防控网” 绘就平安画卷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创新建立“1+2+N ” 警务网格模式(即将1名社区民警+2名社区辅警+网格员警务模式)。警务网格与综治网格相互补位、相互促进网格化社区警务模式。在农村实行“ 一村一警”模式,按照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民辅警、每个自然村配备1名网格员标准,组织力量开展村级警务工作。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警、任务到岗、责任到人,聚力基层,联合推进。工作中,该局派出所社区民警98名、辅警233人,与全区2323名网格员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联动。
  
  为将警格、网格融合工作更好落实到位,该局明确加强网格化巡防体系建设责任与义务,将城区派出所划分为12个警格,建立“1+3+N ”巡逻防控机制,由1名社区民警、3名辅警、若干群防群治队伍组成平安巡防小组,对“铁塔商圈”“金鼎商圈”“万达商圈”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所进行治安巡逻,加大对可疑人员、车辆的盘查力度,全力护航城市“ 夜经济”。
  
  落实社区民警带队巡逻防控的同时,组织治保干部、 网格员、 警务助理、 公益岗、 保安员加入志警等平安类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红袖标”“平安守护”行动。同时,立足辖区实际,明确网格员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搜集、风险隐患排查、重点人员管控、公共安全监管、群众求助处置、防范教育宣传“八大职责”,从以往社区民警“单兵作战”升级为“团队作战”有效提升警务作战能力。
  
  共创“平安网”打出组合拳
  
  按照《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精神,在全区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共计1180人,组建59支社区警务团队,该团队以社区民辅警、社区工作人员、警务助理、治保会成员、网格员、保安员为骨干、“双报到”党员、治安积极分子为辅助的社会力量,全力打造“警民携手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网格员按照工作职责,在社区民辅警带领下,充分发挥警务辅助作用,社区民辅警充分发挥执法专业性强的优势,协助指导网格员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安全隐患排查、重点人员管理、 辖区治安巡查、 防范教育宣传、服务群众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社区民辅警建立“网格有呼警有所应” “ 警有所呼网格有应” 的双向响应工作机制,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遇到安全隐患、社会治安等涉及公安职责的事件,要第一时间报告社区民警进行处置,社区民警“吹哨”,网格力量迅速“响应”,切实推动辖区治安难题有效化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质增效。去年以来,通过“共创群防群治平安网”行动,全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8.4% ,电诈案件、盗窃案件、八类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 64.3% 、45.2% 、28.5% ,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22.8%。
  
  指导社区(村)和单位加强治保会建设,按照每个治保会不少于3人的标准充实治保力量,目前全区共成立治保会694个。同时,建立社区民警每周与社区书记和治保主任联系见面制度,定期召开警务联席会,通报辖区治安形势、矛盾纠纷线索等,共商共议辖区社会治安薄弱问题,推进社会治安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构建“ 调处网”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一名网格员就是一名平安哨兵。东昌府分局依托网格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 调解员、律师等作用,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
  
  同时,组织社区警务团队下社区、进企业、入校园,摸排辖区因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劳资等深层次、隐蔽性矛盾纠纷动态,及时发现和掌握辖区重点人员,发挥村干部、律师、医生等职业优势,在社区警务室设立“调解室”,提高调处效率,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对于摸排的矛盾纠纷,民警、网格员和法律工作者充分发挥“联合调解”优势,第一时间介入,依法化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群防群治力量配合派出所化解矛盾纠纷2243起。(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