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街面警务工作站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建立市、县、基层所队视频巡查预警三级管理体系
□全流程网办业务83项,11项高频业务“在线秒办”
山东法制传媒网:去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聚焦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现代警务体系,以数据赋能、人才支撑为“两翼”,以情指勤舆、基层勤务、执法责任体系、公安“放管服”四项改革为驱动,使警务流程、资源力量配置更加科学,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行基层勤务制度改革
盘活基层警力
紧盯工作堵点和群众关注点,淄博市公安局主动谋划、参与、推动改革,坚持数据赋能改革,成立智慧警务联合创新中心,开发“神算子”信创大数据平台,研发推广44个创新课题,汇聚数据资源898类67亿条,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与警务改革高度融合、效应倍增。常态组织高端培训、名师带高徒、赴先进地区学习等人才培养计划,122名民警入选齐鲁公安英才库,891名民警辅警考取数据分析师。
淄博市公安局以派出所“一室两队”改革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14个街面警务工作站,有效提升城区接处警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推动派出所工作重心向社区警务倾斜,大力推行“1+2+N”城区警务模式和“1+1+N”农村警务模式,持续深化“三联”机制,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做强巡特警队伍,市及区县分别建立200人、150人以上巡特警力量,全部组建PTU快速反应队伍,常态开展武装巡逻,切实提升了街面见警率和管控力。
深度拓展执法责任体系改革
化解执法风险
为提升执法质效和公信力,淄博市公安机关推行“3+X”执法管理新模式,建立“市、县、基层所队”视频巡查预警三级管理体系,实现无缝隙、内循环、闭环式管理。丰富拓展“两统一”工作机制,统一行政、刑事案件审核范围、标准和时限,统一对口检法司。探索建立“双联审计”路径,聚焦受立案、取保候审等执法风险点,构建多维度执法监督数据模型,实现“人工+智能”全流程全要素监督。实行法制部门负责人、法制民警、法制员司法资格+执法资格+办案经历准入制,打造最优法制专业队伍,全面实现法制审核人员不少于5%的目标。建立法制部门与办案警种轮岗交流机制,分管法制工作负责人一律不得分管执法办案警种,案件审核民警一律不得参与案件办理。全市行政案件快办率达60%以上,无一起引发复议、诉讼。
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
拓展服务触角
瞄准群众企业需求,淄博市公安局建成应用网上微警务、掌上户籍室、指上出入境、云上车管所等平台,全流程网办业务83项,11项高频业务“在线秒办”,6类35项户籍业务区县通办。市、区县行政服务大厅全部设立公安综合服务窗口,派出所实行“1+X”一站式服务,配套132个24小时自助服务点、240处社会登记服务点,为群众提供最大便利。居民身份证电子信息全场景应用,推动全市政务服务领域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住宿登记、物流寄递、安保核验等电子化。出台服务企业发展措施,全力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