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整合资源要警力 大踏步进入“联”时代
山东公安机关推进“三联”机制建设系列报道(上)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若冰 李仕欣)
【编者按】
去年以来,山东公安机关着力推进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三联”机制建设,推动实现联动联勤、整合资源、系统治理,将警务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端,着力打造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平安大格局,取得显著成效。自本期起,本刊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顺应社会治理多元化要求,我们已经踏入‘联’时代。”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拿极地海洋世界警务工作站来说,这里有警力4人,但却有‘警用力’100人。景区通过建立1(警务工作站站长)+3(交警、特巡警110、社区民警)+N(96名企业内保干部、社区工作者等)警务模式,组建治安宣讲服务队、阳光救援队等5个平安类社会组织,为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崂山是著名的风景区,治安情况复杂。“三联”机制建设中,崂山公安机关向警种协作、行业融合和警民共防要战斗力。警务工作站承担的巡逻、盘查堵控和应急处突职能拓展升级为辖区内“人、物、房、点、路、网”六大要素全纳管。由4人的警力到100人的“警用力”,这足以支撑当地公安工作和社会治理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而这也是山东各地公安机关近年来的共识、共志、共想、共为。
系统观点突破治理瓶颈
如何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让群众收获更加充实的安全感?为此,山东省公安厅党委要求各地树牢“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坚持“做强主责主业,促进长远发展”两条路径,以更具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向整合资源要警力”。
“警力紧张这个难题运用系统思维才能有解。必须以深化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立足实战需求,转变思维观念,深化流程再造,盘活现有资源,全面推动公安工作由传统、封闭、分散向现代、开放、共享转型升级,推动现有警力无增长改善。”山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范华平要求,“要通过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向改革要警力,着力打破警种壁垒、推进职能融合、实现一警多能,形成‘1+1>2’的整体合力,最大限度弥补警力不足造成的治安盲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在山东省公安厅“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再抓三年”重点工作中,12类64项攻坚任务分配至相关部门和警种。“联”成为其中的关键:警调联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社会治理警务共同体、常态开展网格巡防,15项探索试点任务在240个基层单位展开……以决策部署和任务目标为牵引,大踏步进入“联”时代成为山东省广大民警的行动自觉。
基层警务试行新模式
“三联”试点工作中,山东各地公安机关因地制宜,瞄准基层基础、贴近警务实战,探索构建社会治理警务共同体,有效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临沂市公安局按照战区编成、网格管理、多警联动思路,统筹特巡警、交警、便衣、机关、派出所民警等力量,划分东、中、西3大巡防片区,以县区为单位设巡防战区17个,以派出所为单元细化网格244个,牵头负责巡防网格警种联动,全市110出警时间同比缩短20%。2020年,临沂110接报治安警情、刑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51.32%、37.99%,刑事立案同比下降11.45%。
青州市公安局创新“同守互望”模式,警保联控协作共赢。在城区,依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保卫科、居民小区传达室建成30处联巡点,社区民警组织联巡,打造“1公里巡防圈”;在农村,临近村庄3至5名警务助理组建“互助组”,开展联合巡防,推行治安承包责任制。此外,他们创新“众安巡防”模式,警民联防共建共治,组建4747人的众安巡防志愿者队伍,研发应用“众安巡防”App,将分散随机的志愿者一体管理。
惠民县公安局根据县域治安状况,将全县14个镇街划分为北部、南部、东部三个警务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相邻4至5个建制派出所组成。城关、李庄、胡集派出所分别为三个协作区的中心所,中心所所长任协作区主任,实行集中110接处警、集中进行案件办理、集中开展安保防控。刑侦、经侦、治安等业务警种前移工作阵地,协作区民警积极开展线索核查、串并;交巡警中队在中心派出所驻勤,在协作区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开展安保执勤、治安巡逻,威慑力大幅提升。
实现“三联”常态化社会化
“警种联动”方面,实现力量融合、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形成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警务工作体系。山东公安机关推动内部资源融合联动,坚持“一警多能、多警联动、全警大防控”理念,通过建立联合巡逻处警中队等形式,深度整合特巡警、交警、派出所民警等专业力量。
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全部搭建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全面落实专职指挥长制度,推进公安工作全业务、全流程、全场景深度融合;全部建立合成作战机制,适时实行部门间协作联勤,提升整体作战效能。山东公安机关创新110接处警模式,建立警情现场调处、部门警种支援派出所、案件移交快速办理“三项机制”,构建协作配合、无缝对接、快速反应的一体化、常态化警种联动格局。
“警保联控”方面,最大限度发挥保安资源、内保力量社会治理生力军作用。基层民警对辖区保安、内保力量进行科学编组,按照“区域整合、就近建制”的思路,将辖区可以联合使用的保安力量纳入巡防网格,辅助公安机关开展社会治理工作。公安机关指导单位落实安全防范主体责任和人防、物防、技防各项措施,筑牢单位内部安全防线。
“警民联防”方面,坚持公安搭台、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以深化社区警务战略为依托,以开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活动为载体,健全完善公安机关与群防群治力量的联防机制,进一步延伸联防联控和服务群众触角。他们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作为平安建设组织者的作用,深入开展警治联勤、联户联防、联村联防、邻里守望等多种形式的“平安守护”行动,构筑全覆盖、无缝隙巡逻防控网络,组织和指导群防群治力量开展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推进“三调联动”、多元化解。(人民公安报2021-08-10第05版 山东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