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来山东菏泽牡丹区调研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高层 > » 正文

山东东营区人大:绘就油地校战略合作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胡甜甜)油地融合发展是东营的突出特色,也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潜力所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大常委会将推动油地校高质量融合发展作为监督重点,通过落实代表建议、支持人才引进、持续深化共建共享等举措,深化油地校战略合作,谱写融合发展新篇章。
 
    落实代表建议夯实发展根基
 
    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油地校融合发展列为重点监督议题,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油地融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深化油地文化融合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建设胜利油田“三院”片区断头路和建成道路绿化管网配套等建议进行重点督办。
 
    在建议督办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密切同人大代表、承办单位的联系沟通,通过现场调研、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等方式,有序开展督办工作,推动代表建议落实落地,为油地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支持人才引进赢得发展先机
 
    关注和支持人才引进工作,是人大依法履职的具体体现,也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能、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区人大常委会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受油田体制机制约束,油地人才与企业间的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创新优势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融合的深度和质量均有待加强。对此,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用好用活人才资源开展监督,综合运用专题询问、专题调研和代表建议“回头看”等方式,推动油地深度融合发展。
 
    在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下,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强化“金桥工程”全过程管理与跟踪服务,建立合作台账并定期通报进展,累计引入油田高层次人才51名,为民企解决技术难题123个,促成项目签约15个。持续深化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等驻地高校的合作,扎实推进油地校企多方共建产教联合体,不断健全人才科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区域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深化共建共享打造民生融合新样板
 
    为做好油田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后半篇文章”,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精准发力,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
 
    在人大有力监督下,相关领域改革落地见效:7家油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稳纳入定点协议管理,居民医保待遇得到有效保障;232名油田转移残疾人实现妥善接收与安置,其合法权益得到坚实维护;油地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移交小区物业服务监管等工作正持续深化,融合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同时,东营区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扛起责任,聚焦重大工程与民生项目,靠前监督、全程跟进,助推项目落地、惠及民生。比如,代表们全程跟踪监督津潍高铁东营区段、G220东营南外环改建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持续关注胜利石油管理局、原油库、科教园、火车站等片区更新工作,紧盯颐园新居等安置房建设、西城道路节点品质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周边“三件套”配建等民生工程,以精准监督推动民生实事高质量办理,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