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聊城市乡镇人大干部履职学习班来临清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高层 > » 正文

山东高密人大:为优化营商环境再“加码”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邱臻平)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营商环境一头连着企业感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法定职能作用,以“营商环境监督问效—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担当作为,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一线调研,“面对面”听民意
 
  去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5个调研组,聚焦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等方面,到各镇街区和有关部门实地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对面听取意见诉求,广泛征求841名市、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收集分析市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市服务企业专班、市信访局、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中心等渠道反映的问题共计3万余条。
 
  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归纳梳理问题,形成了《营商环境问题和意见建议清单》,共计5大类56条,其中共性问题转交市优化环境专班集中协调解决,个性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办理。
 
  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从凝聚思想共识、加强执法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加强资源供给、厚植城市底蕴等6个方面提出19条意见建议,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人大方案。
 
  链上服务,“心贴心”解企忧
 
  市人大常委会为更好发挥代表的专业作用,围绕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夯实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履职平台,立足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安防用品、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分别组建专业代表联络站,由相关专门委员会对口服务指导。80多名代表进站履职,实现了把代表聚集到产业链上、职责履行在产业链上、作用体现在产业链上。
 
  为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确保联络站真正建在企业家“心”上,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明确了联络站工作职责,要求每位进站代表每季度至少到站开展一次活动,并把每月1日作为固定驻站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轮流坐班接访,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全方位服务企业需求。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进站开展活动,及时收集了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梳理产业链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组织“代表·局长·企业面对面”活动,督促政府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担当作为,实现“企业点单、代表服务、部门买单”,助力相关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持续监督,“实打实”促整改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监督问效,努力做实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后半篇文章”。
 
  针对代表提出的解决企业外来员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惠企政策落实落地等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领衔督办、相关委室跟踪督办、主提建议代表参与督办的“三方督办”形式,进行重点督办,真正推动解决营商环境建设的具体问题,相关建议答复率、办结率、代表满意率均达到100%。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跟进督办审议意见。对于人大审议、调研和走访过程中交办转办的问题和合理诉求,要求责任部门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强化整改整治,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此外,运用视察调研、考核评议等方式开展营商环境建设问题整改“回头看”,将问题整改结果与单位绩效考核相结合,以考核“硬指标”推动有关职能部门真正转思想、改作风、优服务、提效能,推动辖区营商环境实现大提升、大跨越。(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