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张玉娟 黄旭)山东省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创新路径,构建精准监督、代表履职、智慧赋能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既强化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又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更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工作创新,为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专题询问:精准“点穴”,叩问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专题询问作为拓展监督工作广度和深度的履职利器,不断探索、创新、完善专题询问方式方法,先后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物业管理、消费者维权等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持续推动专题询问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
为精准选题,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党委决策落地,梳理关乎寿光发展大局的议题;同时,将目光投向民生诉求“热榜”,借助“12345热线”大数据剖析,锁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定选题后,市人大常委会联合人大代表、专家智库成立调研组,深入企业车间一线开展“政策落地体检”,实地察看惠企措施执行情况,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融资难、用工贵等发展痛点;前往河流断面、建筑工地等生态敏感区域,通过水质采样检测、扬尘监测等技术手段,核查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走进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查阅投诉处理台账,调研预付卡消费等纠纷高发问题。此外,线上问卷同步发力,广纳民意,力求调研报告客观翔实、直击痛点。
“有的镇街和企业反映,建设用地手续审批环节多、办理流程长,‘项目等地’问题突出。”“我市能源结构偏重的问题依旧突出,燃煤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企业对煤炭依赖性依然较强。请问发改部门,在燃煤机组的关停和升级改造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询问现场气氛热烈。应询部门负责同志面对犀利提问,从政策解读到落实举措、从现存困难到破题路径一一作答,并现场接受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示。会后,常委会定期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力者进行二次审议,确保问题从纸面落到地面。
代表履职:激活“引擎”,聚力作为
为丰富代表履职途径,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市人大常委会为代表履职“架桥铺路”,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代表联络站。蔬菜产业代表联络站扎根菜博会核心区,进站代表与菜农、农企携手,围绕种苗研发、蔬菜品质提升等关键环节,出点子、引技术,助力寿光蔬菜迈向高端;企业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入驻高新区,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升级,人大代表中的企业家以亲身经历为政策“把脉问诊”,推动政府服务精准“上菜”。
培训赋能,让代表从“新手”变“行家”。届初,市人大常委会邀请省法学专家为全市人大代表进行初任培训,剖析法律法规;组织代表到其他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考察学习;组织开展专题学习,邀请法检两院院长讲法。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体系,不断提升代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智慧赋能:智汇“云端”,精准监督
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智慧人大”平台。“扫码见代表”小程序成为民意直通车,群众扫码即可联系代表,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诉求,打破时空阻隔。代表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一键转办,政府部门线上领责,办理进度实时反馈,全程可视、可溯,让民众搭上解决诉求的“高速列车”。
依托平台,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无缝对接。发现行政履职漏洞,代表建议秒变检察建议“前奏”,双方线索移送、协同作战,对生态保护、食药安全等领域违法行为精准打击,监督合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平台汇聚海量数据,为人大监督提供“数字参谋”,让监督有的放矢、更接地气。(山东省寿光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