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日,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旨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指引作用,以高水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一切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2024年,胶州法院紧扣“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使命,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在案件质效、多元解纷、机制创新、协同保护、普法宣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司法之力赋能创新发展,司法护航“五大新城”发展创新动能。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51件
2024年,胶州法院受理胶州、平度两地知识产权案件693件,结案651件,同比增长19%。其中,民事案件受理690件,同比增长19.79%。从案由来看,侵害商标权和著作权的案件共计650件,同比增长19.27%,占比93.79%。涉及特许经营、商业诋毁、商业秘密等新类型案件相继涌现。同时,通过建立类案统一处理标准,妥善处理“图片信息网络传播权涉诉”等批量案件,在严格审查原告权利的基础上,推动案件调解、撤诉,实现创新成果保护和民营经济发展之间的共赢,涌现出“南孚电池”“天津沙窝萝卜”商标被侵权案和“奥特曼”“东阿阿胶(54.410. 0.41. 0.76%)熬胶图”著作权被侵权案等一批典型案例。
创新“示范判决+类案调解”模式
胶州法院积极创新“示范判决+类案调解”模式,通过建立非正常批量诉讼管理台账,全力做好关联案件信息披露工作。在“瑞可莱”商标侵权等批量案件中,通过“示范判决+先行调解”模式,充分发挥首例判决示范带动效应,促进47件纠纷在诉前化解。在“南孚电池”案件中,组织多名被告进行类案调解,充分考虑被告杂货店经营困境和原告选择性维权的实际情况,精准锁定责任主体,依法降低、减免确有困难的被告杂货店经营者责任,力促案件当场履行,在维护品牌权益的同时,也充分保障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知识产权案件调撤率达91.09%
胶州法院持续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深化落实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由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上合法庭民事诉讼法官共同组建合议庭,审理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民事案件,逐步实现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化、集约化审理。定期组织干警开展跨领域学习、跨部门轮训、跨类型案件研讨等交流活动,强化复合型知识产权法官培养,推动知识产权各类案件与刑事案件、行政案件裁判尺度的统一、衔接,全力打造复合型审判团队,提升综合司法能力。2024年,胶州法院知识产权案件调撤率达91.09%,部分案件审理周期缩短三分之一。
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机制
胶州法院持续深化府院联动高效协同,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工商联等部门协调联动,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机制,积极构建“行政+司法+协会(商会)”协同保护格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共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站”,帮助行业协会完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提升农作物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同时联合工商联等部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主动收集司法需求,现场破解企业知识产权持有、申报、运用、保护等难题,持续提升助企惠企司法服务水平。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处理通道、向公安机关同步风险预警、联合多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切实将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共同推动从被动保护向主动防御转变。
多维发力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
胶州法院联合多部门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普法宣传活动,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眼下,中小超市已成为知识产权侵权高发地。对此,胶州法院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发布《致广大零售业经营业主的一封信》,覆盖辖区商户2000余家,精准提升群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举办庭审观摩、公开审理、沙龙讲座、田间普法等活动64场次,原创“法正·言和”普法短视频《转售他人音乐作品营利不属于“合理使用”》被多家媒体转载,保护地理标志法律知识普法宣传活动在山东卫视直播,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下一步,胶州法院将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和司法服务水平,为上合新区“五大新城”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一是进一步优化审判管理机制。完善案件繁简分流,建立“法院+行业协会”协同调解模式和批量诉讼案件筛查机制,提升案件办理水平;二是进一步深化府院联动协同。构建跨部门侵权线索共享与联合执法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针对电商、短视频等新兴领域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有针对性提出预防、预警及监管建议;三是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持续放大示范带动效应;聚焦批发市场、网络平台等侵权高发区域,精准发布《致广大零售业经营业主的一封信》,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