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王本朋)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作为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落地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超过1200家,占全市总量的80%。崂山区坚持以高水平法治赋能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从高效审判、多元解纷和风险防治三个维度入手,不断向新、向前、向深推进延伸,聚力打造更加快捷、智能、高效的金融纠纷化解治理“崂山样板”,相关经验做法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复制推广。
高效审判向新探索 激发“多快好省”新活力
“崂山区人民法院以专业化组建金融案件审判团队,成立山东省首家金融与互联网专业法庭,集中管辖借款合同、保险、票据等金融类案件,实行金融案件相对集中和专业化审判。”崂山区法院院长张坚说,崂山区法院设立了5个金融案件审判团队,按照“1+2+1”或“1+3”的模式加强员额法官和辅助人员配备,根据金融案件的复杂程度实行繁简分流式审理。
截至目前,金融审判团队结案超过6.5万件,办理亿元以上案件50余件。其中仅用28天就成功调解总标的额达6.9亿元的金融借款纠纷,相关经验做法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同时,崂山区联合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召开“金融智慧审判座谈会”,就智慧司法、人才培养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为金融智慧审判引入专家智库力量,提高智慧司法水平。
“我们充分发挥要素式审判机制作用,以要素化推进金融案件速裁快审。”崂山区法院金融审判庭员额法官郭珍介绍,崂山区法院积极向金融机构推广要素式起诉状模板,引导当事人规范表述诉讼要素、准确提炼事实要素、围绕争议要素进行辩论。同时持续简化审理流程,推行门诊式、菜单式庭审,集中时间多案连审、类案同判,制发“表格式”判决书,切实推进审判“提速增效”。坚持“程序简化,当事人权利不减损”理念,积极拓展支付令、小额程序的适用。截至目前,支付令和小额程序适用率提升至88%,当事人诉讼成本进一步降低。
针对金融纠纷呈现批量化、类型化、数量多、跨时空等特点,崂山区法院以信息化赋能金融案件智慧审判,自2018年起率先探索“线上纠纷线上解决”办案模式,研发打造“金融案件智审平台”,实现金融案件在线快捷、批量、智能办理。法院走访调研多家金融机构,不断对“金融案件智审平台”进行升级扩容,拓增线上办案类别、完善线上办理功能,并在“山东法院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增接“金融智审”模块。截至目前,线上办理金融案件5万余件,平均办案时间缩短至15天。研发并深度应用“E送达”平台,优先通过批量电话、短信等方式送达法律文书,电子送达成功占比96%以上,平均送达周期缩短至2天,审判辅助事务效率、审判效能进一步提升。
多元解纷向前延伸 绘就联动共治新“枫”景
记者了解到,崂山区法院聚焦金融机构的司法需求,安排指导专员做好案件办理内外分流,引导存在调解可能的当事人选择效率高、无费用的诉前调解程序。崂山区法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市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等6部门联合签订《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青岛样板联建共建协议》,共同建立“央地协同”联动化解金融纠纷工作机制。设立集诉前调解、法治宣传、司法确认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解纷平台——“金法E站”,自2024年3月以来,源头化解金融纠纷300余件,处理不良债权800余万元。
崂山区法院金融庭法官助理王玥告诉记者,为提升纠纷解决效果,崂山区法院加强与区司法局、行业调解中心的沟通对接,强化与行业协会、律师、公证等协作配合,由调解组织派员常驻,现场接案、现场调解,纠纷化解效率大幅提升。积极探索以“首案示范+类案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针对社会影响广泛的金融纠纷,以首例示范判决或调解引导系列、群体类案快速调解,实现案件办理公平公正、快捷方便。
崂山区法院不断完善“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由调解员引导、协助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速裁团队迅速审查完成确认。优化“执前和解+督促履行”机制,将执行通知书内容嵌入判决书,督促判决义务自动履行。与青岛市仲裁办联合签署《建立法仲衔接机制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合作协议》,为金融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提供更优选择。同时,落实经费保障机制,用好《人民调解“一案一补”工作管理办法》,提升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风险防治向深推进 构建多维服务新体系
据了解,崂山区法院立足“抓前端、治未病”,定期向辖区金融机构发放《金融审判调查问卷》,精准了解金融企业司法需求;深化“金融司法系列行”活动,主动走访问计问需、闭环调研,召开金融审判座谈会及调研座谈会20余次,帮助解决疑难问题40余件。针对涉案债务人及保证人案涉其他执行案件、无财产可供执行等情形,2024年3月崂山区法院在山东省率先发出《预查废证明》,极大缩短了不良债权核销周期,避免诉讼程序空转,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维权时间和经济成本。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出60余份,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30余万元。
为深化用好司法建议,精准把脉防范风险,崂山区法院依法延伸审判职能,加强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协同力度,从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规范债务追收和不良资产处置、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控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向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20余份。
近年来,崂山区法院扎实推进信用建设,聚力构筑金融发展根基。强化司法裁判示范效应,充分发挥司法裁判规范、指引、评价和引领作用,构建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深化失信惩戒联动机制,依法及时发布失信、限高信息,提醒金融企业对失信被执行人加强借贷和发卡限制,减少金融纠纷发生,推动全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崂山区法院还深入开展信用修复专项行动,鼓励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