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保护金融领域消费者合法权益,3月13日下午,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法院联合邮储银行峄城支行开展“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主题活动,通过多形式、多维度普法宣传,为辖区群众送上“法治护身符”。
守护“钱袋子”
普法课堂"进校门"
正值放学高峰时段,法院干警与银行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宣传队,通过展板展示、趣味问答等形式,向等候的家长和学生们讲解“游戏皮肤代充”“红包返利陷阱”等新型诈骗手段,针对老年群体易受“高息理财”诱惑的特点,用通俗的语言解读非法集资的十大常见套路。活动现场同步开设“金融知识微课堂”,聚焦个人征信、投资理财、小额贷款等民生热点,提供专业化指导,并详细阐述了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以及纠纷维权途径。
守护“钱袋子”
送法服务"入商户
宣传小队同步走访周边商铺,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山东省地方金融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要点明白纸。法院干警结合近期办理的“面条案”“茶叶案”等维权案例,重点讲解“七日无理由退货”“三包服务”等经营者义务和食品药品领域的特殊性规定,提醒商家规范经营行为,树立诚信经营标杆,从源头减少消费纠纷。
原来免费领鸡蛋背后可能是非法集资陷阱,这样的宣传太有必要了!”接孙子放学的张大爷边记举报电话边说。周边零食店老板刘先生也颇有感触:“法官讲的惩罚性赔偿规定,对我帮助太大了。回去后,我得马上把店里的零食彻查一遍,以后也得定期检查,可不能出岔子”。
近年来,峄城区法院创新构建“法治+金融”协同治理机制,以法律七进工程为载体,通过打造“庭所联动”普法矩阵、设立金融审判巡回法庭等创新举措,着力提升金融法治宣传实效,在精准普法、风险预警、纠纷化解三个维度同步发力,织密金融风险防范网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余人次。
【温馨提示】
守护权益,从这几步
1.与经营者友好协商:发现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有问题,第一时间带上购物凭证、商品包装等,心平气和地与商家沟通,提出合理诉求。
2.向消协投诉:若和商家沟通无果,可拨打12315投诉热线,或通过12315互联网平台在线投诉,清晰说明消费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经过等,消协会介入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等特定领域,可向对应的食药监、质监等行政部门反映,提供详细证据,他们会依法调查处理。
4.申请仲裁:如果和商家事先签订了仲裁协议,可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依据仲裁规则和程序,公正、快速地解决争议。
5.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上途径都行不通时,别放弃,拿起法律武器,准备好证据材料,前往法院起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是您坚实的后盾,勇敢维权,放心消费!(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