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深入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通过系统化改革构建“全链条、多元化、数字化”争议化解体系,全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902件,同比增长61.44%,93.6%的行政争议在复议阶段实现“案结事了”,行政争议化解主渠道效应日益显现,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夯实基层基础
畅通行政复议“主渠道”
扩大宣传入民心,通过组织复议开放日、“入园区进企业”等活动,召开行政复议法贯彻实施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发布复议工作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等,有效提升了行政复议的影响力和知晓率。建强机构解民忧,建成运行12个复议服务中心,156个镇街复议联络站,充实32名工作人员,打通复议为民的“最后一公里”。数字赋能惠民生,全力打造“云复议”平台,实现申请、调解、文书送达全流程线上办理,累计受理案件1337件,电子送达法律文书1200余份,入选全省“无证明”创新场景清单。
健全体制机制
注入实质性化解争议“强心剂”
深化调解和解机制,擦亮“和为贵”调解品牌,构建受理前调解、审理中和解、履行后回访的“全流程调解”机制,全年受理前调解和解386件,调解和解方式结案797件,占审结数的24.69%,典型案例获司法部推荐。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搭建由市县两级司法局、政府工作部门共同参与的“两级多元”类案审理协作机制,开展6期类案研讨培训,倒逼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履行监督机制,对近三年的行政复议文书逐案跟踪履行,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108份,实现“纠错一案、规范一片”,1篇复议决定书获评全国法律文书二等奖。
优化营商环境
跑出护企发展“加速度”
打通复议助企绿色通道,印发《济宁市行政复议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建立涉企案件“容缺受理”机制,综合运用听证质证、现场查勘、专家论证等形式审理案件,去年以来共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263件,行政复议助企纾困效果更加突出。提升涉企案件审理质效,组织召开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听证审理观摩会,印发《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办法》,规范涉企案件的审理流程和标准,涉企行政争议平均审限缩短至39天,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强化涉企监督问效,聘任12名涉企行政复议监督员,制发16份涉企行政复议意见书,建立企业申请监督和复议机关内部监督“双向通道”,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完善工作举措
提升行政应诉“新质效”
加强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创新实行“233”工作模式,通过两本台账、三项机制、三类规范,实现行政应诉全流程标准化管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4年保持100%。深化府院协作联动,建立行政审判和行政应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同堂培训、同类案件标准统一等协作,组织各类旁听庭审活动160余场次,2024年行政诉讼案件量同比下降18%,行政争议化解效率显著提升。(山东省济宁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