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日,为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最高人民法院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促推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为主题,选取符合工作实际、体现诉源治理实效、具有可推广性的典型经验,作为“第七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予以印发,引领全国人民法庭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其中,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陡沟人民法庭案例入选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262号。
本批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做法,严格贯彻《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符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标准,为人民法庭立足和延伸审判职能,做实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树立了标杆和典范。各级人民法院将坚持能动履职,通过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及时制发司法建议、推动修订村规民约、发挥案例库和法答网作用、灵活开展法治宣传等方式,切实将中央治理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推动诉源治理、社会治理、国家治理。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陡沟人民法庭
三维发力绘就家事纠纷诉源治理新“枫”景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陡沟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三种力量、构建三项机制、开出三剂“良方”,打造“沟通无忧”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品牌,绘就平安乡村、和谐家庭建设新“枫”景。2023年,诉前诉外化解家事纠纷426件,立案受理家事案件133件,同比下降14.74%;调撤率为52.78%,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诉源治理效能逐步显现。
用好三种力量
推动家事纠纷源头化解
坚持党建引领,组建“网格家事调解”服务队。打造“五心”法官工作室党建品牌,与派出所、司法所、村居社区开展党建共建,组建由法官、民警、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基层党员干部共同组成的“网格家事调解”服务队6个,划片包村实现全域覆盖。辖区12名网格员、45名人民调解员下沉各个村居,对村居社区无法化解的家事矛盾,服务队及时介入。法庭法官通过网络问答、现场接待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2023年以来共解答群众咨询婚姻家庭继承问题126个,就地诉前化解各类家事纠纷100余件,取得不错效果。
善于因地制宜,成立家事纠纷“调解团”。2022年8月,与辖区镇街、村居社区共同发起成立家事纠纷“调解团”,邀请“五老”、妇女主任等人士入团调解。“调解团”成立以来,组织法官开展专门培训7次,参训人员达500余人次,调解的专业性逐渐提升,已调解成功家事纠纷200余起。
推行柔性司法,用好亲朋、专家“情感帮帮团”。设置客厅式调解室,以“妻子”“丈夫”称谓代替“原告”“被告”,从“对抗式”谈判转化为“对话式”沟通,营造柔性司法氛围,促使当事人放下心中芥蒂,敞开心扉交流。设立特色音视频调解室,通过播放亲友寄语、情感历程、亲子时光等视频短片引发当事人情感共鸣;通过邀请当事人亲朋好友、情感专家、心理咨询师等到庭参与“背靠背”“拉家常”“亲情式”调解,既解当事人“法结”,又解“心结”。
构建三项机制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建立反家暴联防联动机制。加强与政法委综治委、妇联等部门合作,成立反家暴联席会议室,并在陡沟法庭设立反家暴维权合议庭,针对涉家暴案件,及时与区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沟通,依法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三年来累计发出26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建立赋强公证家事纠纷化解机制。与齐鲁公证处合作建立“家事案件合作解纷中心”,在陡沟法庭长期派驻工作人员一名协助调解,开展家事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对于继承纠纷,当事人持公证书可直接办理房产继承过户,既和谐化解继承纠纷,又使财产顺利过户。
建立家事纠纷“三必访”回访机制。对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探望案件,涉家暴且申请人身保护令的离婚案件以及义务人数量多、分歧大、矛盾深的赡养案件必回访,组建“小柿‘童’行”回访团队,累计对涉婚姻家庭案件开展社会调查18人次、心理疏导53人次,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32份,督促监护人认真履行监护和家庭教育职责。
开出三剂“良方”
培育文明乡风和美家风
司法裁判示范引领。到村居社区开展婚姻家事纠纷典型案例巡回审判,组织干部、村民旁听案件审理87次;通过两微一端、公告栏、视频号等形式,发布示范判决108份。充分释法说理,培育文明乡风、和美家风,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社会效果。
村规民约效力补强。联合民政、妇联,指导辖区45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细化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婚丧宴请规则,设置村规民约红黑榜,奖惩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红白理事会监督作用,坚决反对攀比奢靡之风,持续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
司法建议综合治理。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高额彩礼”等突出问题向相关街道、民政、村居社区发出专项司法建议,进行“点对点”指导;定期召开座谈会,与村两委、妇联、民政、学校“面对面”交流。2020年以来,共制发司法建议16份,均收到相关单位回复,开展座谈会20余次,取得良好治理效果。(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