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工作有着令人敬畏的严肃性
但执行并非都是冰冷的
也有着温情的一面
荣成法院用好刚柔并济“组合拳”
成功执结一起标的额123万涉企案件
促成双方互利共赢
拖欠租赁费用上百万
无奈之下告上法院
2012-2015年,荣成某建筑公司向荣成某租赁公司租赁了架子管、扣件等建筑工程施工物资,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筑公司一直没有按照约定支付租金,虽曾派员工就租金数额进行了清算,并与租赁公司进行了确认,但确认后一直未予以结算。
无奈之下,2020年,租赁公司将建筑公司起诉至荣成法院,法院经审理判令建筑公司给付租金及未归还物资款112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判决生效后,建筑公司迟迟不履行,租赁公司向荣成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因案制宜善意执行
力促双方企业达成“最优解”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迅速向建筑公司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然而,被执行人仍拒不支付这笔欠款,执行干警依法查控了其银行账户。
为最大限度降低强制执行措施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在采取限制高消费前,执行干警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到被执行企业正在准备夏季项目投标,若被限制高消费企业的投标项目可能会受阻。于是,执行干警积极与其沟通,引导主动履行义务。
“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希望你们能及时履行法律责任,目前申请执行企业的经营也出现了困难,于情于理,都应该支付这一笔款项……”
在执行干警的教育引导下,建筑公司充分感受到执行的力度与温度,表示立即准备筹款,并希望能尽快解除银行账户冻结。与此同时,执行干警多次做申请执行人的思想工作,尽力促成双方握手言和,经过不懈努力,双方协商确定123万元还款金额,租赁公司也主动提出解冻建筑公司银行账户。三天后,建筑公司也用银行承兑支票、现金、转账等方式,将123万元尽数支付完毕,本案成功执结。(威海荣成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