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波澜壮阔的七十五载春秋里,潍坊公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利益忠实履行着使命任务。一代代公安民警以崇高的理想执着拼搏砥砺奋进,以坚定的信念斗志昂扬淬火成钢,风雨磨砺中忠诚为党的底色愈加鲜明,峥嵘岁月里竭诚为民的初心固若磐石。
守护是爱国的情怀,也是深沉的誓言,即日起,潍坊市公安局、潍坊融媒联合推出“烽火中走来的潍坊公安”系列报道,通过深挖潍坊公安融入血脉的优良传统,传递潍坊公安为党和人民而战的信念力量,以触动人心的奉献担当让大家感受公安的忠诚无畏。
马守荣,男,1949年生于潍坊安丘。1981年,成为安丘县石埠子公社公安特派员。1984年,任安丘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治安民警。1987年,任石堆派出所所长。1989年,在辖区创建潍坊首个基层“政法大院”并组建了治安联防队伍。1990年,任南关派出所所长。1998年,任安丘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教导员。2009年,光荣退休。
与共和国同龄的马守荣,年轻时是一名刑侦高手。他曾独自骑自行车七天,跨县追回被盗的耕牛;他曾用活治安联防队伍,在潍坊地区树立起一面群防群治的旗帜;作为曾经的公安特派员,马守荣见证了公安系统的发展与变迁。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他讲述从警故事。
上任公安特派员
有枪没警服
在公安战线奋斗28年,谈起往事,老人的思路清晰,非常健谈。作为安丘一中的“老三届”,他当年属于高学历人群,当过老师、干过书记,还曾任职厂长。1981年,原本是安丘县石埠子公社工业交通办公室主任的他成为石埠子公社公安特派员,负责全镇治安。
“我是安丘最后一批公安特派员。”马守荣说,当年农村警力有限,乡镇治安问题突出,于是就有了公安特派员。公安特派员隶属警察队伍,虽有配枪却没有警服,属于公安外派人员,负责全镇治安。马守荣工作认真负责,常常走村串户与群众交朋友,田间地头到处都有他的足迹。遇到邻里纷争他与村民谈心说法,公平公正地处理矛盾纠纷,避免了许多“事转案”情况的发生。
“那时候,人们没有报警意识,也没有报警电话,十天半月不见得有人来报警。我和群众交朋友,群众就信任我,一旦有警情,就算当事人不报警,也会有人反映。”马守荣感慨地说,当年只有遇到十分棘手的问题,当事人才会向公安特派员求助。
孤身擒恶霸无所畏惧
村民送来牌匾
1983年,全国进入严打时期,安丘也开展了三年严打斗争,石埠子公社的张某成为当地第一个重点打击对象。当年28岁的张某飞扬跋扈,抢劫强奸无恶不作,是有名的恶霸。张某腰间总别着一把砍刀,身形彪悍,极具威慑力,加上其父亲在当地颇有威望,村民敢怒不敢言。
马守荣走访后认为,将张某带回警局审讯,必能震慑当地恶痞势力,受害村民也敢站出指证对方。当地有些村干部却畏惧张某父子,不愿陪同前往抓捕。有些村干部说:“这不是拿蛤蟆,而是拿老虎!需要从长计议”。马守荣见对方有顾虑,便让村民将他带至张某家中,没想到张某闻讯后极为狂妄,竟主动出门与马守荣对峙,陪同的村民见状吓得跑得无影无踪。
对方的嚣张气焰让马守荣气愤不已,血气方刚的他单枪匹马前往张某家中,亮出手铐就要将其带回警局。张某仗着自己人高马大,从腰间抽出砍刀,准备与马守荣厮打。面对冰冷的刀锋,马守荣面无惧色,趁其不备,用早已准备好的手铐将自己与他铐在一起,一脸肃然地告诉他,自己死也要将其带回警局。马守荣用村里的手摇电话叫来支援,然后将其带回审讯。
张某被抓的消息传出,在当地引起极大轰动,许多受害村民主动到派出所提供证据,张某的恶行被揭发出来,当年就被判处死刑。村民们拍手叫好,还相约给马守荣送一块“为民除害”的牌匾。
骑自行车办案
历经七天找回被盗的牛
1983年秋天,石埠子公社发生一起盗窃案件,村民喂养的牛不见了,全村出动找了许久都没有下落。那个年代,牛不仅是一个家庭主要的劳动力,还是公社的集体财产。多方寻找无果后,这家人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抓着马守荣的手言辞恳切,拜托他帮助找牛。
马守荣走访案发现场,发现牛的足迹消失在乡间公路上,于是循线追踪。“那个年代条件艰苦,没有随身通讯工具,也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靠会提问的嘴巴、勤快的双脚和对犯罪现场的细致勘查。”马守荣说,他这一年已正式转为治安民警,为了从村民口中获取更多信息,他办案时没有换上那身上白下蓝的警服,而是一身便装骑着自行车沿途寻找,挨个村庄询问村民。
接连走访了几个村庄,天色逐渐昏暗,无法辨认前方道路,也不便再挨家挨户查访,只能暂时歇脚。马守荣舍不得住旅店,于是向当地的村支书求助,在村里借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再赶路。“我当时工资每月45元,没有补贴,办案子只能走到哪儿借宿到那儿。”马守荣说,他骑自行车历经七天,周围几十个村庄都走遍了,最后一直追踪到临沂地界,这才发现盗贼踪迹,成功追回了被盗的耕牛。
马守荣破案后把牛还给村民,对方满眼含泪,过了几十年,这家人看到他还会说起这件事情,言语间依然满是感激。“既然当了警察,我就要办好这份差事,不然看到老百姓着急的样子寝食难安。”马守荣说。骑车远赴外地办案对他来说是已是家常便饭,由于石埠子位于多地交界处,向南是诸城,向西是沂水,跨县作案的案件较多。遇到坎坷崎岖的山路和湍急的河流,他要扛着自行车爬山、脱鞋趟水过河。
用活治安联防组织
成公安系统旗帜
1987年,马守荣被任命为石堆派出所所长。派出所就是几间平房,办案极不方便。马守荣用了一年时间,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搬迁重建了派出所大院,乡镇基层法院也搬了进去,时称“政法大院”。此举既改变了派出所硬件面貌,也极大提高了当时基层政法系统的办事效率,在全潍坊市都是首创。
后来,他吸纳治安积极分子,成立治安联防大队。“联防队员相当于今天的辅警和警务助理,他们在夜间和案件高发时段巡逻,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马守荣说。1990年,全国开始增强公安力量,安丘城区成立六个派出所,他调到南关派出所任所长。
连续多年,马守荣所管理的辖区都是安丘发案率最低的地区,与同时期的安丘城里派出所一道,成为潍坊治安联防体系的一面旗帜。“安丘公安在全国县级市最早实现110、119、120‘三台合一’,改变了公安机关多头指挥的局面,使110指挥中心真正成为了公安机关接处警的总调度台。”马守荣说。
1998年,有着丰富的执法办案工作经验的马守荣,被任命为安丘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教导员;此后,马守荣又调任安丘市青云湖建设指挥部主持项目安保工作。2009年,马守荣正式退休。
如今,在家中含饴弄孙的马守荣,依旧关注公安工作的新动态,向社区居民传递法律法规,并成为了一名义务法律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