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在故乡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童,在没有年轻人、只有破败房子的土地上,杨光倩带着从江生态文化社的成员们一起探索着本土文化的复兴之路,让村寨成为回得去的故乡,拥有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辗转从上海到北京,再从成都到贵阳,在公益圈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最后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做起了文化传承、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工作,她想用自己的力量,能够给公益资源极其缺乏的家乡带来一些改变。2015年杨光倩把城市的工作辞掉后,毅然返乡开始筹备成立从江生态文化社,主要业务范围为民族文化传承、非遗生产性保护、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等。
在从江县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每个村寨都有不同的文化故事,它们就如同散落在深山中的遗珠,等待着有心人的拾掇。而返乡而来的杨光倩,就成了那个“捡珠”的人,她希望能在这个“没有年轻人、只有破败房子”的土地上,实现乡村可持续生活,让每个人在自己的故乡都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的空间。
一开始,从江生态文化社做了许多乡村助学的工作,为孩子们筹集爱心物资,比如一个书包、一双雨靴或一件新衣。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够扶贫济困,但走进校园发放物资时,她却发现大多数孩子的眼神都很茫然,有时甚至慌乱躲闪。只有当他们唱起自己民族的歌摇、跳起自己民族的舞蹈时候,眼神才变得自信、坚定而又明亮。这是杨光倩第一次意识到文化自信所带来的无比强大的力量——这些留守儿童缺少的不只是生活物品,更是家人的陪伴和内心的丰盈。那些年,杨光倩行走在故乡的田间地头,深刻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日渐消亡,她和团队不断总结和思考着公益扶贫的可持续性,发现除了捐钱捐物,乡村的文化根基和自我造血的能力也极其重要。从江生态文化社的转型,成为一种必然之举。自2016年起,他们逐渐转向文化保育与乡村社区营造,并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前行,试着将文化保育、非遗生产性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推动乡村文旅发展,逐渐探索乡建综合模式。
在侗寨里,歌班就是一所学校,侗族孩子从五六岁开始便和年龄相仿的伙伴组成歌班,接受音乐启蒙,也接受侗族大歌里所蕴含的本土化文化教育,在田野生活和嘹亮歌声中,他们得到自然万物的滋养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在此基础上,从江生态文化社与民族学校合作,开设民艺课程,提供基础设施建设、音乐器材、日常管理维护等一系列支持和陪伴成长服务,同时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授侗族大歌、民族乐器等传统民艺,为少数民族村寨的儿童带去新奇、有趣的本土化教育体验,并发起萤火之裳民族校服公益计划,为乡村学校的孩子们量身定制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校服,以民族校服,保护与传承在地文化,唤醒民族孩童的文化自信、归属感。
民艺青年是乡村振兴和共创美好生活的主力军,杨光倩带领团队通过跨界合作和现代设计等多元方式呈现在地文化价值,集结在地和外部力量,促进城乡互助,以不同村寨和不同民族的非遗文化符号进行整合,融入时尚理念和现代设计,研发非遗文创公益产品,吸引更多民艺青年和绣娘回归村寨,推动非遗传承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此过程中,从江生态文化社发现村寨里的妇女们,她们勤劳善良,不仅身兼百艺,懂绣花、会唱歌,而且也是一个行走的文化宝库,但由于地域的局限性,深山里的很多非遗好物很难走出去,而拥有这份非遗技艺的妇女,她们不太擅长与外界沟通,因此,有了“文化公共空间”——位于从江县高增村。也是在同一个寨子里,“侗族民艺青年成长支持计划”“造梦乡村非遗赋能女性”公益项目一步步延伸开展,杨光倩希望从江生态文化社能够连接城市和乡村,更好地成为绣娘、民艺青年的中间人,搭建起沟通桥梁,让回归村寨的民艺青年、绣娘能够突破传统,用新的时代眼光和方式参与文化传承,并通过新媒体的媒介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播,令民族文化日趋多元,不用外出务工也可以获得工作和收益。
成立至今,从江生态文化社的项目点已覆盖贵州黔东南州的从江县和黎平县,涉及苗族、侗族、水族、瑶族、壮族等5个民族、32个村寨和49所乡村学校,开展或建立了11项非遗传承项目、15个在地文化体验项目、1个非遗传习基地、2个非遗工坊、30场非遗展、13场公益音乐会、35场公益培训,组织接待了200余次团队到访,共有50000人次参与其中。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文化社多年来扎根乡村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文化保育、非遗传承、乡村振兴是个宏大而沉重的课题,但生活在乡村的是一个个平凡而真实的人。七年来,杨光倩见证着故乡的变化,更见证着身边每一个人真实又鲜活的命运转变。自她逆行返乡那年,便一直信守着自己对故乡的承诺,杨光倩深耕乡村,在建设家乡这条路上已经前行七年的她,“振兴乡村”早已化为一份对故乡的责任,而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分享从江生态文化社的故事时,她曾以一段话作为结语:“唯有故乡和情怀不可辜负。面对措手不及的社会变革,我愿坚持心中那份炽热,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守护故乡的民艺,相互陪伴成长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我想这就够了。”
个人简介:杨光倩,女,侗族,贵州从江生态文化社创始人,侗房民宿主理人,因一次难忘的支教经历,毕业后一直投身于公益事业,2015年回归村寨和一群侗族青年人成立专注文化保育、乡村社区营造、非遗传承的公益机构,成立至今集合在地和外部的力量探索民艺复兴之路,在村寨建立非遗工坊和文化公共空间,分别发起火塘民艺教室、萤火之裳民族校服、侗族青年成长支持计划、本土化社区教育经验探索、造梦乡村非遗赋能女性公益计划等公益项目,希望能够激发乡村新活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共青团从江县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