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吉林长白县法院八道沟法庭年度纪实|法治进程中的坚守与前行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访谈 > » 正文

吉林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刘璟:披肝沥胆终不悔 我以我心奉天平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郭君义 曲诗雨)“快来人啊,刘璟晕倒了!”2020年9月中旬的一天,吉林省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干警们吃过午饭后正在午休,立案庭庭长刘璟突然昏了过去,伏案不起!同事第一时间发现情况后,立即喊人施救,火速赶来的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刘璟送到市医院。经过紧张抢救,刘璟脱离了危险,但却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暂时离开他心心念念的工作岗位——主治医生给出的结论是:突发性脑溢血!
 
  这次刘璟是真的病倒了,倒在了执守近20年的法官工作岗位上,这一年,他才4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之前就有着高血压、心脏病,每天大把大把的吃药,多少次不顾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劝告,忍着早已有征兆的病痛,对治疗一拖再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决不能因为自己的病痛,影响了审判工作!共产党员的生命,就是要和奉献这两字连在一起!
 
  刘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2年,刚刚30岁的刘璟经过考核来到了八家子林区基层法院,2013年经改制后在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工作。从书记员干起,近20年一直工作在审判一线。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刘璟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信心。他十分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岗位,并把这份珍视化作了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兢兢业业、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之中。
 
  立案庭是法院的名片,是法院司法为民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怎样才能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让前来打官司的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刘璟把这个问题作为工作切入点,创造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接地气、实打实的方法,使立案庭的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工作质效稳步提高。
 
  从细节做起 规范窗口服务
 
  刘璟曾对同事说,“只有切身感受到当事人的困难,才能更懂得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在他的带领下,立案庭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标识开展诉讼指引服务,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与此同时,他们将诉讼指引资料摆放在立案大厅,对来访人员进行相应的诉讼指引,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当事人都说,在林区法院立案,一点也不麻烦。而这“不麻烦”,背后是刘璟和全庭干警不辞辛苦的努力。
 
  “四心”接待 打造文明窗口
 
  “热情细心、不卑不亢,努力改变法院在人们心目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形象,是刘璟向立案庭全体人员提出的又一具体要求。在此理念下,他又提出“坚持‘热心、细心、耐心、诚心’的待人态度”和“一句你好、一个微笑、一个问候”的接待做法和标准要求,引导立案庭全体人员不断提升为群众服务的工作质量。在刘璟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立案庭被打造成全州林区法院的阳光窗口,连年荣誉加身,2013年、2014年获得延边林区法院系统先进集体荣誉,2015年又被延边林区法院系统荣记集体三等功,还于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延边林区法院系统年度先进个人。
 
  深入群众 就地办案
 
  刘璟认为,“法官应该有理解之心、爱人之心,要处处为民着想,忧民所忧、急民所急。”他始终以满腔热情服务群众,上午能立的案件,哪怕不吃午饭也绝不拖到下午。他时时怀着理解和爱人之心、忧民和急民之情,常常深入到群众当中登门核查、就地办案,用春风化雨般的工作作风,尽心尽力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温暖着百姓的心。有一次,有一位当事人打电话来要求立案,刘璟在了解具体情况后,考虑到老人年岁已高,行动不便,就赶赴老人家中,上门办理立案手续,让老人感动不已。2019年8月,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做到提前介入、关口前移,成功地阻止了一起民生案件风险升级。正是刘璟带队进行实地踏查、深入了解,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在院长和党组的统一部署下,现场组织召开了由高速公路施工单位、劳务单位、农民工代表以及公安部门参加的协调见面会,以诉前调解、开通民生通道等有效方法,让劳务方160名工人顺利足额领到了自己的工资总计881万元,圆满化解了这场辖区高速公路上的危机。多年来,刘璟共带队走出法院、深入基层30人次,实地办理案件83件,让老百姓实现了不出门也能打官司,真正体现了司法为民、司法爱民。
 
  健全工作机制 规范诉前调解
 
  刘璟多年从事诉前调解工作,对此倾注了极大热情与心血,以多年的工作体会,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诉前联调工作方法,使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审前调解工作有了很大起色。2017年,法院成立了速裁庭,由刘璟肩负着全院的速裁工作。他精心梳理,对起诉至法院的案件进行了合理的分流,并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了诉前联调区域,将法院起诉的当事人首先引导到该区域登记进行调解,当场接待并安排调解或另约时间调解。经诉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必要时可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调解不成的,审查立案,分给各业务庭进行排期审理。2020年,在刘璟同志的带领下,立案庭共办理诉前调解民商事纠纷64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42.3%,诉前调解案件成功率达95.3%,大大提高了法院的办案成效。
 
  倾心尽力 打造智慧法院
 
  近几年来,和龙林区基层法院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智慧法院建设。刘璟和全庭同志一道,积极推行网上立案、诉前调解,全面落实好各项便民措施,不遗余力进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果,在全州林区法院诉服质效平台排名及得分上均保持前列……
 
  疫情期间,立案不打烊。为减少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案件当事人的影响,秉承着既要有利于疫情的阻断,又要减少对社会运行、人们生活的影响,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刘璟带领立案庭全体人员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依托数字法院系统,积极引导当事人和涉诉群众通过“吉林电子法院”、“吉林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热线、电话沟通等方式办理材料递交、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调解、网上审判等线上方式办理诉讼事项,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疫情期间共立案104件。
 
  加强管理促工作 诉讼服务更亲民
 
  自开展“加强管理年”活动以来,立案庭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刘璟作为立案庭庭长更是带头结合工作实际,从审判管理、政务管理、队伍管理三大方面深刻查摆自身存在问题,并剖析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时间与措施。庭内法官、书记员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坚持问题导向,落细落小、见人见事,深入具体事项进行分析,不遮遮掩掩、不避重就轻,实事求是,客观中肯,开诚布公,真正达到了既“脸红出汗”,又有交流思想、增进团结的效果。
 
  在工作中,刘璟作风严谨,举止文明,一身正气,清正廉洁,“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面对物质诱惑和利益输送,始终保持党员本色和法官底色,始终做到秉公执法,屡屡使别有用心的人知难而退;在工作之余,刘璟深知“打铁还得自身硬”,一有空闲就拿起书本,认真学习知识,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还经常勉励立案庭全体人员,在法官业务上,一定要自己弄懂、弄通、弄透,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事。
 
  刘璟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始终做到克己奉公。刘璟家住八家子,在和龙上班,一出门就是一天。妻子在医院工作,也是经常三班倒。家中老人需人照顾,但由于忙于工作,刘璟几乎没有抽出过时间予以关照,常常都是妻子兼顾老人和孩子。2020年,刘璟的女儿刚考上大学,更需要父亲的关爱,但刘璟却病倒在床上……
 
  尽管如此,每当单位领导和同事来看望他时,他总是念叨着,诉讼服务平台还缺什么硬件,手里还有没审结的案子,信访报表该报了,立案庭的同志们怎么样……
 
  从事法院审判工作以来,刘璟始终脚踏实地履行着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情系林区,心系百姓,真正践行了“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为服务林区群众和经济发展默默无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刘璟,一位从事法院工作18年的法官,靠着对法院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群众的信任与赞誉。(吉林省和龙林区基层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