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退休人员去世后,剩下的养老金如何处理?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访谈 > » 正文

陶凯龙:以媒体的力量助推公益发展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陶凯龙近照

  中华志愿者杂志(记者:许顺喜)他曾经是一名军人,以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经常受到部队给予的嘉奖;他是一名记者,为了写出好文章,经常不辞劳苦去做调查,踏遍了东北的每个角落;他是一名作家,一本三十五万字民俗文化散文集《那年那月乡村纪事》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他热衷于公益的传播,多年来,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推动着公益的发展,他就是陶凯龙。

  陶凯龙,资深媒体人、80后青年作家、优秀志愿者、全国拥军先进个人、中华环保联合会会员、中国金牌绿色厨艺大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多年来,在公益新闻报道中,坚持内容创新、推进媒体融合,把“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作为他内容报道的重点。他不断探索以志愿公益为特色的报道新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志愿公益活动的蓬勃开展。

2016夏季在北京和著名歌唱家金波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时拍摄

  近年来,随着媒体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公益已越来越被视为传媒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其践行社会责任和促进自身经营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彰显。陶凯龙作为一名公益在线的记者,曾写出大量的报道,他不仅仅写,而且还亲自参与爱心助学与拥军等,更多的组织策划了很多爱心活动。如第三届中国公益春晚、首都文明志愿服务、慰问抗战老兵、走进共和国礼炮部队慰问、道德模范进校园、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公益大讲堂等。

  当记者问及陶凯龙,你的工资又不太高,为什么要致力于公益新闻报道?为啥还亲自参与这些活动的组织策划?

  “记者是社会的守望者,公共利益的守望人。新闻媒体又是“社会民众的教师”。从历史看,新闻传媒是文化的传承物,记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与保存者。从功能看,记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新闻媒介是课堂,记者是其中的教师。与此同时,新闻媒体还是“信息流通的动力”、新闻传播者是“意见交流的桥梁”。民间公益组织一没钱,二没权,只能靠智慧和文化助力公益慈善,这就需要更多有思想的正能量人士加入。我作为一名记者,不仅可以传递消息,而且还可以传递意见,反映社情民意。然后通过融合的方式来助推公益的推进与发展。”

  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弘扬中华民族慈善美德的工程。正因如此,陶凯龙积极参与,他利用媒体及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结合慈善机构根据救援的需要有效地开发和运用慈善资源,面向所有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他告诉记者,今天的公益与慈善已经不仅是简单的施舍与给予的形式,而是国人建立的一种新的价值观。而在新价值观的建立过程中,媒体承担着社会文化建设的责任。

  众所周知,民俗文化中的传统习俗、生产、生活用品等具有着特殊的经历,一直影响着每一个人,而著书立传是一种从文化和情感,这对于正在消失的民俗文化一种见证和挽留,是很有必要的。陶凯龙书写的《那年那月乡村纪事》图书出版后,无偿赠送给各大高校以及省市县区图书馆做馆藏。现如今,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讷河市图书馆以及部分军营、研究机构等均有馆藏。

陶凯龙著作的书籍《那年那月乡村纪事》

  谈及写作此书的初衷,陶凯龙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出生于东北黑龙江农村,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传媒,长期关注研究民俗文化。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搜集整理,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写照,从百万字之多的民俗文化资料中挑选部分文章,把民俗文化(东北民风民俗居多)用喜闻乐见的散文形式撰写出来,让读者去品味民俗文化的故事。这里面其中掺杂了他大量的情感描写,其目的是在真实基础上增加可读性。此书面世后,陶凯龙决定要将《那年那月乡村纪事》免费赠送东北地区所有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