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退休人员去世后,剩下的养老金如何处理?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访谈 > » 正文

从鞋里“抠出”二十多万的故事——记郓城县“鞋垫大王”侯国良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讯:(杨大军 车先申)“挣钱不一定东奔西跑,只要掌握一门技术,用心去管去经营,不出家门也能挣个十万二十万,不是难事。” 笔者在山东郓城县郭屯镇文庄村采访时,“鞋垫大王”侯国良如是说。请看侯国良每年——从鞋里“抠出”二十多万的故事早就听说侯国良做鞋料做的很红火,每年从鞋里“抠出”几十万。3月9日上午,阳光温和,春风徐徐。笔者有幸来到郓城县郭屯镇文庄村采访“鞋垫大王”侯国良。
 
  走进侯国良的良才鞋料加工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装好的一箱箱牛皮鞋垫,一摞摞鞋前半垫、后跟贴,一包包上光擦等9个系列30多种产品,五颜六色,琳琅满目。一台台机器运转着,激光下料机的针头在大片的皮料上来来回回地旋转着,烫金机、压合机、胶粘机等机械设备在几个农村妇女的操作下乖乖地运行着--------“大娘,你多大年纪了,还在这干活?”笔者看到忙碌的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朴素,一脸富态相的老人,包装着一双双鞋垫。“我呀,今年76岁了。每天接送完上学的孙子、孙女,就来这干活。一来活动活动身子,再者一天也能挣个三十五十块钱。”听了老人的话,憨厚老实,刚50岁的侯国良介绍道;“在这里干活的十几个人,都是俺本村里中老年妇女。在这里干活,要求的比较宽松,他们可以去接送上学的孩子、可以回家做饭,工作家务两不误。干一天活,50元报酬,一般不加班。”
 
  说起创业,不善言语的侯国良百感交集。十五岁时像中了邪,死活也不愿意上学了。就跟着邻村的人去了安微搞孵化,咱农村叫暖房。一干就是十二年,后来还在孵化场当了老师,一年3000多元的收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叫人眼红了。可他不甘心,听本村一位在新疆阿尔泰租地种的人说,那里钱好挣,他动了心。二十七八岁的他带着妻子又去闯新疆,第一年承包了80亩地种植甜菜和葵花,年终结余1.8万元,后来增加到700多亩,地多了,可是种出的甜菜和葵花的价格却很快下降了,年收入却不到3万元,他心冷了。后来又去了哈巴河承包地。2000年,他夫妻俩放弃了种地,走进了克拉玛依市,投资8万元,在那里开了个皮衣、皮鞋美容店。老实厚道的侯国良擦鞋、打鞋掌、修鞋跟、贴后跟、铺鞋前半垫得心应手,客户们都感到修过的鞋穿上特舒服,尤其是得到女性的青睐。他火了,夫妻两人忙不过来,就让四个妹妹都去给他帮忙。几年后,他几个妹妹和村里去的几个青年,慢慢地也都做起了老板分布在新疆的几个城市里。2010年10月,正当他们干的火热的时候,70多岁的老父亲,患上了脑血栓,造成偏瘫,他夫妻俩为了让妹妹们安心经营,就舍去心爱生意,回到了老家。在他夫妻的伺候下,老父亲的得到了很快的康复。
 
  闲不着的侯国良夫妻俩,想从操就业,可在农村比不得城市,不适合搞皮衣、皮鞋美容。他打起了受欢迎的皮鞋垫、皮鞋前半垫,皮鞋后跟贴、上光擦的注意,自己制造加工,既能照顾老人,又能带动一批人乡亲挣钱,夫妻俩一拍即合。他们通过与车饰公司、皮革公司联系了余料,2011年春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鞋料加工基地。
 
  产品出来了,可销路在哪里?为了找销路,侯国良带上样品开始了长达近两年的推销之路。商场、皮衣皮鞋美容店,修鞋摊一个个洽谈,只明信片就用了上百盒,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80多个城市。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他的诚实打动了客户,也许是他的产品让人感到欣慰,他的订单逐渐多起来。
 
  北京、上海、贵州、河北、江苏等地的订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他每天都要忙着接订单、发货------他说,做生意就要诚对诚,我一年发近400万元的货,都是货到付款,从没有拖欠的。
 
  他赚钱了,老人住着宽宅大院,儿子住上了楼房。可他却住着上世纪捡的两间土砖房,家里没有高档家具。他妻子赵爱菊感叹地说;“上有老人,我们要用孝心伺候,下有孙子孙女我们要用爱心照顾,生意要精心打理,真的没心照顾自己的吃穿住了------”.中国山河网菏泽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