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汪琴)“法治宣传教育不是念条文,是让咱遇事有谱、办事依法!”近日,在乡村集市的树荫下、村广场的长凳旁,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司法局蔡家桥司法所工作人员化身“普法宣传员”,用接地气的“乡音土语”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把专业的法律术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让法治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是全民普法的“根本遵循”,但条文里的“法言法语”对普通群众来说难免晦涩。为让法律真正走进田间地头、融入日常生活,司法所打破“念文件、摆展板”的传统模式,创新推出“以案释法+唠嗑普法”模式,让“办理一案”带动“教育一片”的宣传质效持续凸显。工作人员结合邻里宅基地纠纷、赡养老人争议等典型案例,把“全民普法是国家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转化为“大家都学法律,村里矛盾少、日子顺”;用“生意要红火,合规是底线”解读“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用“保健品骗局要提防,法律是咱护身符”阐释“法治宣传教育应当面向全民,重点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宣传中,司法所工作人员既是“讲解员”也是“倾听者”。他们走进农户家,坐在田埂上与村民拉家常,收集群众最关心的“借钱不还怎么办”“打工欠薪咋维权”“邻里吵架怎么解”等问题,再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案例逐一解答。“以前觉得法律离咱远,现在听司法所同志这么一说,才知道学法能帮咱少走弯路、少吃亏!”刚听完普法宣讲的村民王大爷笑着说。针对青少年、商户、老年人等不同群体,工作人员还定制了“普法菜单”:给孩子们讲“校园欺凌要不得,法律保护你我他”,给商户普及“诚信经营守法律,生意才能做得久”,给老年人提醒“养老诈骗花样多,学法辨骗不上当”,让普法宣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为让普法宣传“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蔡家桥司法所还搭建了多元化宣传平台。一方面,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普法角”,摆放图文并茂的简易读本,方便群众随时翻阅;另一方面,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推送“法律小段子”“案例情景剧”,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生动的生活场景,让群众在刷手机时就能学法律。同时,发动村干部、网格员、退休老党员成为“法律明白人”,用更亲切的本土方言传递法治声音,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如今,在乡间地头、小街小巷,“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蔡家桥司法所通过“乡音土语”的普法方式,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既守住了全民普法的“根”与“魂”,又创新了宣传形式、提升了宣传实效,有力推动法治观念从“纸上”落到“地上”、走进“心里”,为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筑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司法局蔡家桥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