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北京通州河畔雅园社区举办“廉洁微公益,乐享嘉年华”公益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民生 > » 正文

吉林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24小时化解菌农赔偿纠纷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刘兆亭)不久前,一场意外的菌棚电路火灾,不仅烧毁了被告老梁苦心经营的菌棚与食(药)用菌,更蔓延至相邻的原告菌棚,吞噬了其生产设备与私人物品。财物的焚毁尚可计量,多年的邻里情谊裂痕却更难弥合。黄松甸综治中心速裁团队的法官们以“如我在诉”的赤诚,历经多轮耐心调解,在24小时内让这起棘手的赔偿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上午8:30,火灾肆虐后的现场满目疮痍,关键物证在雨水的冲刷下加速湮灭,这一困境使得原告的财产损失认定如同雾里看花,真相难以厘清。“我拼命抢运菌段时,他竟冷眼旁观!”被告老梁怒不可遏,捶桌而起,“现在连一双烧焦的鞋都要我赔?!”原告小周则坚持索赔:“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更棘手的是,被告老梁将买断的工龄工资全部投入到木耳种植上,一场火灾烧个精光。若按常规程序启动鉴定,不仅现场破坏严重导致鉴定可行性存疑,更将陷入“小案大成本”的困境。万余元标的案件,高额鉴定费与数月的耗时,都未必能换来实质性的进展。法官感慨道:“如果只是机械坐堂办案,很难解开两家人的心结。”
 
    上午9:00,速裁团队奔赴现场,逐一查验、清点被高温损毁的物品:大棚镀锌管严重变形,丧失承重能力,专业割口机、手推车、自行车、储存的木耳等均被烧毁,速裁团队拍摄了26处损毁细节照片,与当事人逐项核对清单。面对原告小周的坚持索赔与被告老梁的激动情绪,法官深知,这场火灾不仅烧毁了财物和即将收获的希望,更加剧了原本因酷暑带来的焦躁情绪。
 
    中午12:00,速裁法官向当事人详细解读了火灾事故认定书,明确了被告的赔偿责任。为尽快解决双方纠纷,又不致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当事人再因承担鉴定费而“雪上加霜”,法官创新性地采用“现场测量+市场标准”的方式,制作了详细的损失清单对照表,合理计算了各项损失的折旧价格。“您的财物被烧了,这份心疼我们完全理解。”法官共情地对原告小周说。同时,法官引导被告老梁回忆往日的情谊:“当年你们还是同学,因为这点事闹僵了,多不值当?”在法官的温情劝解下,双方的情绪逐渐平复。
 
    经过多轮“背对背”式调解,双方终于确认了实际损失金额。原告小周主动降低诉求,被告老梁也郑重承诺:“等十月份木耳卖了,我一定把钱还上。”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原告同意被告年底前给付各项财产损失。“多亏法官的良苦用心,让我们省去了高额的鉴定费。”原告小周感慨。而被告老梁也动容道:“法官想得多、做得多、行动快,多快好省地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场火灾赔偿纠纷的化解,不仅彰显了黄松甸综治中心多元解纷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速裁团队的专业与担当。未来,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将继续发挥速裁团队的专业优势,为辖区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法治动力。(吉林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