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许笑笑 孙玉峰)在法院的执行程序中,当事人有时会听到“终本”一词,对此可能很多申请人总是一头雾水。什么是“终本”?执行案件“终本”后,法院还“管”吗?“终本”后,还能做什么呢?
什么是“终本”:
“终本”的全称叫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指的是执行程序中,对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者财产暂时无法处置的这两类案件,依照法律规定,暂时终结案件执行程序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终本”是执行案件的一种结案方式。
很多申请人可能会担心:“终本”后,法院就不“管”了吗?
当然不是!“终本”只是程序性、暂时性的终结案件的执行,不是执行案件的终结,更不是纵容被执行人逃避债务。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的,可以随时申请恢复执行,让案件重新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执行案件终本之后,申请执行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努力查找财产线索
当案件“终本”后,执行法院每隔6个月都会通过全国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但同时,申请执行人也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查找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线索,如被执行人的实际居住地,被执行人名下车辆的所在位置,被执行人可获得的拆迁款、村民福利款,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被执行人享有的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等等。
一般而言,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在诉讼之前往往有较多的民事往来,对被执行人的生活、经济状况本就有一定了解,其积极提供线索,比如新发现的债权等能够帮助执行法官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有效打破执行僵局。若财产线索核查属实,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2.积极追加第三方责任主体为被执行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可以将第三方责任主体追加为被执行人,如被执行人用于逃避执行而分立、合并的法人;抽逃公司资金的股东等。通过将该类主体纳入执行行列,查控辐射范围、强制措施强度都将大幅增长,也能有效促进执行效果的实现。
当前,我国的执行工作体制机制持续完善,执行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终本后财产线索提交与恢复执行流程也日益顺畅。“终本”绝不是执行程序的实质性终结,而是暂时性的程序性终结,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仍然受到关注。
在此也奉劝那些失信被执行人,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不要妄想通过拖延来逃避执行,否则一处受限,处处“受限”。在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之前,法院会穷尽一切执行手段,运用各项查控措施,追究到底。(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