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吉林省通化县位于长白山南麓,素有“长白门户·吉辽咽喉”之称,依托南长白山资源丰富的优势,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工业为龙头,人参制品、葡萄酒、蓝莓、鲜食玉米等多个品种的食品工业体系,矿产、化工建材产业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通化县人民法院立足于地区产业特点,护航辖区产业发展,以司法服务“小切口”推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大战略”。
一、强化法治支撑,夯实农业发展基石
通化县法院辖区内现有耕地约4.4万亩,种植三大作物34000余亩,人参、贝母、红松果林、蓝莓、鲜食玉米、中药材、绿优稻米等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通化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马锡五审判方式”确保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深层次打造“三地法庭”,开展一法庭一品牌创建活动,护航辖区特色产业发展。
二密法庭根据辖区纠纷特点打造“蓝莓专题”巡回法庭,借助外聘专家力量集成调解涉诉纠纷;快大茂法庭为河口人参产业园开展“行业规范”普法宣传、发布司法倡议书,保护中药材行业正向发展;英额布法庭针对辖区与企业签订鲜玉米收购合同的农户,通过诉前调解警示教育、走进集市做普法营造诚信经营的法治氛围,以“小法庭”释放司法“大能量”;果松法庭主动延伸司法触角,深入辖区企业开展劳动保障专题宣传活动,为构建和谐法企关系打下坚实有力基础。深入开展“法官护航农企”专项活动,法官定期向对接企业发出“普法菜单”,2022年,县法院向各类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2次、提出法律建议84条,帮助企业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治理水平。
二、优化服务思路,保障地方经济发展
由于辖区内药企众多,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企业利益最大化,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通化县法院打造“金珍玉调解工作室”,对买卖合同、劳务合同、建设工程等六类案件创设“类案调解法”,巧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创新线上调解流程,音视频调解率达98%,自动履行率达86%。该工作室年均调解疑难案件220件,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快大茂法庭作为全省法院要素式审判试点,制定金融借款、信用卡纠纷案件审判要素表,设置表格式、令状式裁判文书样式,促进审判专业化。成立金融审判团队,实行专事专班,专人专办。快大茂法庭金融审判团队积极发挥金融审判职能,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严把案件关的基础上,做到快审快结,使大量金融纠纷案件在开庭前就自行和解或调解结案,贷款得以及时收回。针对远在外地、不便参加庭审的当事人,充分利用在线视频调解平台、“云上法庭”、人民调解平台等手段在线办案,减轻当事人诉累,提高案件办理效率。
面对辖区金属行业破产情况,通化县人民法院从保护债权人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在民营企业债务负担化解、产业层次提升和民营经济市场空间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多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裁定通过公开途径招募战略投资者,从实际出发对债权进行分类,对破产企业进行重整。依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发展涉及到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发、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三、深化智能应用,生道执行提“智”增速
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法院立足“一盘棋”统筹谋划的思想,坚持以调促执、调促合一的办案理念,创新执行工作方法,依托信息化建设因地制宜探索“执行团队派驻法庭”新路径,让法庭深度参与执行,逐步形成“诉前多元调解+司法确认、诉讼调解+智能审执衔接、执前和解+法庭执行”的改革创新机制,改善当事人立、审、执“两头跑”的不便局面,让审、执工作深度衔接,以高质高效回应企业司法新需求,助力法治营商环境发展。
强化执行工作“互联网+”理念,执行指挥中心创新应用区块链立审执衔接系统、智能合议技术,在立案7日内消化60%的案件量。同时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趋势,运用了执法记录仪视频接入系统,充分发挥了执行指挥中心的远程指挥作用,对执行全程同步跟进,并对执行拘留、传唤、房屋腾退等强制执行措施全程录像录音,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强化“审慎善意”司法理念,运用“活封活扣”措施,2022年,我院为民营企业申请人执结各类案件36件,执行到位金额1600余万元,尽可能减小对被执行人权益以及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化。
近日,通化县法院出台了《通化县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十条举措》文件,在营造更好营商环境的道路上,法院、法官都是一往无前战士。接下来,通化县法院将持续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聚焦审判职能,法官能动司法,锐意探索创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创造更多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创新举措,深耕法治土壤,不断保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