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创业担保贷款,个人能贷多少钱、多长时间?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民生 > » 正文

榆钱情怀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榆钱情怀
 
  散文(朱玉富)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我的家乡——鲁中莲花山脉的罗汉峪村,那里山清水秀,三面环山,村前村后、山坡河滩,都栽满了榆树。春天,那一棵棵榆树枝繁叶茂,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初长的榆钱像人的小拇指甲盖大小,淡淡的绿,色泽娇嫩。后来越长越大、越长越多,密密的,一簇簇,像一串串的铜钱似地挂满了枝头,颜色也变成了黄绿色,故名榆树钱(也叫榆钱)。榆钱每年只有一周左右的开花时间,一旦花中的种子成熟了,花瓣的颜色就会发黄变老,随风脱落后,就会长出新的榆叶,这时,就要等待着榆树来年再长出榆树钱了。因此,摘榆钱要挑好时辰,早了太嫩,老了太柴味不纯。
 
  榆钱嫩绿簇团,便是最好的采摘时间。于是,只要有榆树的地方,便引来四邻八乡采榆的村民。箩筐挑、袋子装,摩托车带,低处,大人们站着便购得着,高处,由小孩在树枝上面压枝或铁钩子采摘。乡亲们便捋榆钱便说笑,欢声笑语在小山沟里回荡。小时候,因淘气调皮,一到采榆钱的时候,我便光了脚丫子,双手合抱着比我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哧溜,一直爬到树梢,骑在树杈上,先尝上几口鲜榆,美美品上一番,再在树上大把大把地把榆钱捋到挂在树上篮子里。每当此时,母亲总是站在榆树下,眯起眼睛仰着脸儿,不停喊着:“五子,当心别划着脸!”
 
  每当我们把榆钱捋回家,母亲便忙碌开了。榆钱儿嫩,吃法多。生吃、用开水焯了拌着吃、蒸着吃、做榆钱儿蒸拿糕吃、做榆钱窝窝头吃。生吃最为便捷,不用洗,折下一枝,捋一把塞进嘴里,慢慢地嚼,越嚼越能体会到榆树钱那清新中带着淡淡的香甜味儿,粘粘的,甜甜的,淡淡的、纯纯的,清香四溢,那清新和甜香吃到嘴里就使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咽下去,忍不住就要再吃。榆钱蒸着吃,这种吃法也很方便。母亲最拿手的当属榆钱儿蒸菜团。榆钱儿蒸菜团,做法简单,先将榆钱儿洗干净,放入小盆中,再撒上玉米面,搅拌均匀,铺在笼屉上,放上少许细盐,上火蒸上个把小时,即熟。出锅后,待蒸好的菜团稍晾一会儿,然后,把切碎的白嫩的青葱拌匀,就可食用了。春天吃些榆钱儿,既可去燥,也可安神。吃着很顺口,吃饱了仍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
 
  榆钱窝窝头是最有趣的一种吃法。就像是过去人们吃的玉米面窝窝头那种形状。母亲把榆钱拣摘淘洗干净,拌上玉米面或是面粉,揉成窝窝头的形状,再上锅去蒸。父前就会在母亲蒸榆钱窝窝头的时候,切好一盘辣菜疙瘩咸菜。而我们迫不及待地等在旁边,有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咽几口口水,看到我们这个嘴馋样,爹娘就会露出微笑,我也会讨好地笑着,眼睛却一直盯着锅,希望榆钱窝窝头赶快蒸好,生怕吃不到。等到揭锅,不等榆钱窝窝头凉透,就会抓起一个,双手颠倒吹着口气,然后咬上一口,猛嚼几下,囫囵吞枣咽下,结果被烫得直咳嗽。此时,母亲就会笑骂我饿鬼。每次蒸完榆钱窝窝头,淳朴的母亲总会给相邻们端上一些,互相品尝品尝,共同分享春天果实。
 
  树粗人长,岁月如旅。后来远离了家乡,再后来,成了家,父亲知道我最喜欢吃榆钱,即使在母亲去世的50多年里,只要到榆树长出榆钱的时候,总会蒸些榆钱窝窝头带来。每次吃着父亲送来的榆钱窝窝头,总会让想起母亲蒸窝头的情景,享受着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浓浓的亲情。
 
  时光流逝,万物在更新。现如今,看着路边成串的榆树,使我再次回忆起童年那些难忘的趣事,更增添了我对榆钱的怀念之情。如今的乡邻们不再把榆钱作为充饥的补充,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活早已是细米白面、鸡鸭鱼肉成了常餐,榆钱作为绿色食品,在人们吃腻了大鱼大肉后又被人们重新端上餐桌清淡味蕾,但榆钱的记忆永远定格在心中!
 
  岁月在榆树的浓浓淡淡中漂逝着,时光在榆钱儿的萌芽与飘零中流淌着。一晃50多年过去了,我也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鬓鬓老人。然而,少年榆钱留在心中的印迹却愈加清晰。对榆钱的那份情怀也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