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秋意渐浓,书声琅琅。9月1日的晨光中,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苑小学迎来上学的孩子。清晰的交通标志、畅通的学生通道,执勤民警引导送学生的车辆即停即走。“此处为学生专用通道,非机动车请绕行!”校门口的智能机器人“小安”发出提示音;空中,警用无人机正沿着校园周边路段低空巡查。这样科技感十足的护学场景,正在各校园门前上演。
从8月初开始,菏泽市公安局超前部署,全方位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莘莘学子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
强化培训夯实防护基础
8月中旬,菏泽市公安局抽调260余名警务实战教官和警务技能骨干,对全市4000余名校园专职保安员和3539个“最小应急单元”开展为期3天的封闭式轮训。截至8月20日,全市已培训12批次6739人,在开学前完成了全员轮训。
菏泽市公安局创新开展“最小应急单元”交叉互学活动,各分县局相互观摩学习、取长补短。9月底前,各分县局将指导各个学校开展沉浸式应急处置演练,全面检验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科技赋能 织密安防网络
菏泽市公安局大力推进“智慧护校”建设,完善校园门口视频建设补盲和视频巡查工作。截至8月20日,全市3410所学校门口的视频图像系统安装率达98%,联网率达90%。
在多所小学门口,智能机器人和警用无人机成了民警的得力助手。“非机动车请注意,此处禁止驶入!”当有电动自行车试图靠近学生通道时,智能机器人“小安”立即发出语音提醒。警用无人机沿路低空巡航,发现机动车违法停车或行人横穿马路等行为时立即喊话劝导。
7月以来,菏泽市公安局每周随机抽查50所学校,重点对校门口视频图像系统安装、联网、视频角度、清晰度等情况进行巡查,并下发专项通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与此同时,全市公安交管部门提前研判,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管理。针对学生到校时间与上班时间重叠问题,他们及时调整学校周边路口的信号灯配时,延长通行时间。截至目前,全市共整改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395处,有效缓解了校园周边通行压力。
开学前,菏泽各分县局交通管理大队联合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对辖区内校车进行全面检查。交警逐车检查车辆状况、安全设施配备、轮胎磨损、制动性能等,并对校车驾驶人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为学生们筑起安全防线。
全面守护 打造平安校园
9月1日开学日,菏泽市公安局优化护学岗和高峰勤务机制,按照城区和乡镇驻地学校“警+2+2+N”(民警+2名保安+2名教职员工+N名社会志愿者)模式,配齐配强护学岗力量。
“同学们,如果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自9月1日起,菏泽市公安局1501名担任法治副校长、1313名担任法治辅导员的民警,以防校园欺凌、防暴力伤害、防溺水为主题,为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菏泽市公安局精心遴选5个教案作为授课模板,采取以案释法等方式,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菏泽市公安局拿出硬招实招,全面梳理2021年以来接报警和立案数据,对多条疑似校园欺凌线索落地核查,全部落实化解处置工作。(山东省菏泽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