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菏泽鲁西新区公安开展夏季治安第二次集中检查行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日照公安局:全链条防护 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公安联合多部门,以使命为帆、责任为堤,积极打造从风险预警到应急救援的全链条防护体系,构建起立体化防溺水治理新格局,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科技赋能立体防控
 
    7月1日晌午,烈日当空,日照万平口海域波光粼粼。一名游客无视警示标识,正试图翻越防鲨网游向深海。突然,高空传来无人机洪亮的警示声:“危险!请立即返回!”这穿透海浪的及时预警,再次展现了日照公安“海陆空”立体防控体系的高效运作。
 
    在这片蓝天与碧海的交会处,科技与守护早已悄然编织成无形的长城。无人机战队搭载智慧安防系统,在定线巡飞的基础上自动识别危险行为,实时喊话预警。实际运作中,结合“智慧海防”建设,派出所景区警务站、特警蓝鹰无人机战队、志愿服务队构筑起水陆空的“黄金三角”,警务站负责地面执勤,无人机战队提供空中监控,志愿服务队则保障海上安全。为保持高效运作,各团队定期开展搜排爆训练、防暴演练、水上救援演习和野外拉练,不断提升应急能力。
 
    当监测到游客越界等危险情况时,无人机首先发出警示,监控系统锁定目标位置,地面警力快速响应,海上救援队随时待命。这种联动防护模式实现了对沿海区域的24小时立体防护,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实际安全保障能力。
 
    教育先行筑牢防线
 
    “如果溺水,不要挣扎,要仰面放松,尽量让自己漂浮……”6月25日下午,东港公安分局西湖派出所民警毕研昭来到西湖镇实验学校,为同学们开展暑假前的防溺水讲座。
 
    “每一起溺水事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更是社会治理必须直面的沉痛课题。”日照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负责人说。最新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全市溺亡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呈下降趋势,但涉水警情仍居高不下。尤其令人揪心的是,群体性溺亡事故中,中小学生占比超过70%。
 
    为此,日照公安机关联合教育部门在坚持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的基础上,确保全市中小学每周至少1课时安全教育,累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42.6万份,通过剖析近年来未成年人溺水典型案例,以案示警成效显著,日照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突出的市”。
 
    强化训练提升应急
 
    去年7月下旬,在付疃河奎山街道河套村段,日照公安开展了为期4天的涉水救援拉动训练,组织100余名水上救援民警及舟艇、无人机、车辆等设备,开展舟艇阵型变换、抛投救援、转移群众、翻船救援等多个项目的水上救援水下搜救培训。
 
    自2023年以来,日照公安机关系统推进涉水救援能力建设,通过“制度+队伍+训练”三位一体模式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在制度建设方面,修订完善《日照市公安局防汛抢险工作预案》,构建规范化处置流程;在队伍建设上,组建11支共380人的防汛抢险分队,其中特别设立专业游泳救援分队;在能力培养方面,依托全警实战大练兵,开展水域救援、防溺水等专项训练51场次,确保一线民辅警全员掌握心肺复苏等核心技能。通过定期组织极端场景模拟演练,有效提升了队伍实战能力,确保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协同作战快速救援
 
    5月29日凌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臧家荒派出所接到报警,4名游客在赶海时遇到涨潮,被困滩涂迷失方向。出警民警王铭暄通过共享位置明确游客被困位置,克服现场水域多淤泥、礁石等困难,顺利接应4名游客走出滩涂。
 
    日照公安优化警种联动,打破警种壁垒,各派出所与业务警种紧密协作,从警情受理到事故调查、舆情导控,实现全链条无缝衔接。快速响应机制下,一线救援队伍配备新型救生艇、水下探测仪等专业设备,装备升级为救援行动注入“科技动能”。同时,深化警地协作,依托地方党委政府,动员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建“防溺水先锋队”,配备救生圈、长杆等应急装备,遇警情“就近救援、先期处置”;与卫健部门联合开通“溺水救护绿色通道”,确保溺水者从现场到救治“零延误”。(山东省日照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