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嘉祥县公安局黄垓派出所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青岛市北公安:“四位一体”反诈体系守护群众“钱袋子”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智能化、链条化、隐蔽化的趋势,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积极创新构建“最高标准组织部署、最全维度宣传防范、最牢基础综合治理、最优效能预警劝阻”的“四位一体”反诈防护体系,交出了一份守护群众“钱袋子”的亮眼答卷。
 
  顶层设计强根基
 
  织密全民反诈防护网
 
  “要不是民警同志上门宣传,我这养老钱就被骗走了!”2月21日上午,谈起半个月前的经历,青岛市市北区独居老人李大爷心有余悸。原来,市北分局社区民警在开展“银发守护”专项行动时,发现李大爷对一款宣称“年化收益率30%”的理财产品深信不疑。民警用近1个小时分析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套路,老人终于意识到受骗。这是市北分局推进精准反诈的缩影。
 
  市北分局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是集全区之力建设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尖刀力量。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分局局长担任“双组长”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17个政府部门、25个基层单位形成反诈合力,构建起“党委领导、公安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针对新型犯罪特点,市北分局创新推出“四步走工作法”,通过线索深挖、数据穿透、链条打击、生态治理,有力推动了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深入推进。
 
  “我们坚持将反诈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涉诈警情每日研判、每周通报、每月调度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设立专项打击整治资金,组建专业打击队,织密守护百姓‘钱袋子’的安全防护网。”市北分局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宣传触角全覆盖
 
  筑牢识骗防诈防火墙
 
  在青岛理工大学市北校区,别开生面的“反诈剧本杀”让200余名师生沉浸式体验诈骗套路;台东步行街的“反诈夜市”上,民警将防骗知识融入糖画、剪纸等非遗创作;市北区的老年大学里,银发志愿者用方言快板演绎《防骗三句半》……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宣防场景,正是市北分局“全民反诈”工程的创新实践。
 
  为打通反诈宣传“最后一公里”,市北分局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防体系:成立全省首支公安金盾志愿服务反诈分队,2024年全年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巡回宣讲450余场,发放定制反诈宣传手册、反诈购物袋、反诈钥匙扣等宣传品7万余份;创新推出《反诈典型案例》双周通报机制,剖析新型骗局案例,通过全区137个社区、222个企业微信群直达10万群众;针对老年人、大学生等易受骗群体,量身定制17类防骗指南,联合通信运营商发送预警短信300万条……
 
  “现在的骗子会‘变声换脸’、伪造公文进行‘圆梦’‘扶贫’诈骗,但万变不离其宗,记住‘不轻信、不转账’就能守住钱袋子。”1月21日上午,在即墨路街道的反诈大集上,“反诈宣传能手”钟文静用真实案例拆解诈骗话术。这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的模式,使辖区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明显下降。
 
  构建治理新格局
 
  跑出预警劝阻“加速度”
 
  2025年2月,青岛市市北区某银行柜员在办理30万元转账业务时,发现客户神色异常且无法说明汇款用途,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5分钟内,反诈民警赶到现场,发现该客户正遭遇网络交友类诈骗,并成功为其避免重大财产损失。这得益于市北公安在200余家银行网点、90余家通信运营网点建立的“反诈联盟”。
 
  为提升预警劝阻效能,市北分局构建“三级四色”预警体系,建立“反诈中心+派出所+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对高风险对象实行“面对面”劝阻。同时,组建专职预警专班,24小时开展电话劝阻。2024年,市北公安累计开展各类预警劝阻18.8万人次。(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