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北辛派出所围绕夯实基层治理体系,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优化警务工作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探索“141”和美乡村治理工作法,做到善治、共治、久治,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努力让辖区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
强化“一核引领”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建+共治”一核多元基层治理体系,在“一村一警”落实上,将社区警务工作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有效对接,推动派出所与村社区理念融合、任务对接、工作合成,建立党建引领下的“警务+村务”体系,组建“警务室+村警务工作岗+村治保会+志愿组织”社区警务工作团队,发挥村委会、村民小组、治保会作用,开展治安联防。依托72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8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和居民代表作为监督员,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极大提升警务效能。
巧用“四一工作法”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健全一套“融合宣传体系”,传递法治精神“正能量”。构建“公安+街道+村民自治+社会力量”普法宣传大格局,嫁接情景剧、“快板”民间传统曲艺说唱表演形式,走进社区村居让群众喜闻乐见。制定一条“村规民约”,畅通良法善治“主渠道”。立足村情实际,突出本村特色,发动群策群力定规矩,将禁赌毒、反电诈与办酒办席等移风易俗内容,一起加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打造成村民践行人情新风的“戒尺”。打造一座“普法广场”,筑牢警民共治“主阵地”。突出法治文化元素,设立“警示石”,打造“法护新风”宣传墙和文化长廊,利用网红打卡景点“银杏林”,让群众“游中学、学中悟”,切实引导群众不赌博、多健身、改陋习。评选一组“家风榜样”,凝聚乡村振兴“好民风”。结合“诚信村民”“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把遵规守法作为全民评选的其中一项,推动形成评选一次、影响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突出“一个中心”
增强为民服务效能
在将“禁赌”宣传与移风易俗紧密结合,助推乡风文明的基础上,聚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走访调查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借助党小组、村居干部等可靠力量,扎实推进“五联一体化套餐式”、“3+N”工作机制,围绕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深入排查,及时掌握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将提升打击犯罪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破民生小案,保持高压态势、震慑常在,不间断在辖区村社开展治安巡逻。(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北辛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