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公安法治化水平越高,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成色就越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更充实。
今年以来,聊城市公安局聚焦法治公安目标,下大力气狠抓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稳步提升。“我们依托‘法治公安建设年’活动,将法治公安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全流程管控、全战线监督、全要素保障,坚持不懈在优化执法模式、提高执法质量、夯实执法基础方面下功夫,整治执法顽瘴痼疾,有力推动全市法治公安建设提档升级。”聊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强说。
优化执法模式
优化执法模式是提升执法效能、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抓手。聊城市公安局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抓机制、抓督导、抓整改。
7月29日,聊城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王焕亮列席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2024年度第7次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指导推动基层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实体化运行。
在聊城公安机关,市级法制部门负责人每月列席县级会议成为一项新机制。列席中,市级法制部门负责人对县级公安机关进行详细的法治建设指导,专题研究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情况。这是市公安局完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结出的硕果,目前,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制发执法建议书11份。
为确保各项举措落实落地落细,聊城市公安局今年对11个县市区局及交巡警系统组织开展“法治督察”,围绕“组织推动、要素管理、重点案件”,聚焦共性问题及个性差异,形成12份专题督察报告及问题清单。
在此基础上,聊城市公安局制定执法问题突出单位整治工作方案,每季度对执法问题突出的基层所队集中“剖析一批、整治一批”,逐级压实被整治单位工作责任,确保改出成效。
提高执法质量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前不久,两名外地民警来聊城办案,一次经历让他们记忆深刻:“我们办案时借用了派出所的讯问室,一名民警去洗手间期间,聊城市公安局法制部门通过相关平台直接连线提醒我们存在一人讯问的问题。了解到我们异地办案的情况后,当即协调配了配合工作的民警。我们为聊城公安机关着力提高执法质量的做法点赞。”
为推进法治公安建设,聊城公安机关通过执法巡查、积案清理、要素管控等举措,着力强化全线监督,为民警执法戴好“紧箍”。
“市—县—基层所队”三级联动执法巡查已成为常态化机制,聊城市公安局每月对上月受理案件及办结重点案件进行交互检查,按照“发现到位、整改到位、培训到位、规范到位”的要求,每月对执法巡查问题进行分析通报。
针对重点类案久拖不决等易发问题,聊城市公安局利用数据建模,每月筛查梳理重点案件清单,推动警种部门、各县市区局限期盯办,形成“清积案、盯现案”良性工作循环。
结合执法质量考评,聊城市公安局通过数据建模、电话回访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不如实受立案抽查,将梳理摸排出的问题线索整理成台账,限期整改。针对执法办案场所,他们每日开展网上巡查、每周随机抽取一个派出所开展“解剖麻雀”式检查,纠正解决各类执法问题,有力保障了执法安全。此外,聊城市公安局开展案卷专项清理,杜绝问题发生,着力从体制、机制上消除执法顽疾。
夯实执法基础
夯实执法基础是法治公安建设提档升级的关键。
今年,聊城市公安局开展了3期“电视问政”式执法点评。点评前,市公安局通过暗访的形式对相关基层队所拍摄专题片。点评中,主持人就专题片中发现的执法问题向队所负责人、县市区局局长逐一发问、质询,队所负责人、县市区局局长当场回答并表态,市公安局法制等部门负责人现场点评。这种敢于直面辣味逼问、高效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聊城市公安局聚焦实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夯实执法基础的缩影。
围绕夯实执法基础这一主题,聊城市公安局聚焦机制建设、实战培训、监督力量,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法治建设提质增效。
聊城市公安局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案件评查工作方案》,分级分类设定重点案件、关键环节、突出问题,推动各警种通过网上巡查、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案件评查;制定出台规范涉企案件办理及异地执法办案协作意见,实行涉企案件办理及异地执法办案协作市级法制部门和相关警种部门提级双审批,条线监督责任得到有效压实。
在实战方面,聊城市公安局围绕执法突出问题“查、改、治、建”,形成“每月一巡、每月一问、每月一训、每月一测、每月一刊”工作流程,今年下发典型案例6期24起,组织专题培训41次,不断提升民警的执法能力。
聊城市公安局着眼于执法监督力量和监督效果提升,调整52名通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及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民警进入法制员队伍,推行法制民警驻所与法制员跟班“双向交流”工作制度,全面推广“法制员+法制协管员”工作机制,建立法制协管员队伍,提升执法突出问题源头整治效能。(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