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今年以来,山东省肥城市公安局以正确执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法治公安建设”这条主线,聚焦执法风险防控、执法支撑保障、执法主体培养三个维度,进一步夯实执法根基,规范执法权力运行,努力形成公安执法新质战斗力,助推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
全过程监督,织密执法风险“防控网”
紧盯执法流程管控,依托大数据和信息化,围绕“警情、案件、人员、场所、财物、卷宗”等关键要素和重点环节,实行“一警(情)一审、一案一评、一日一清”模式,优化完善办案提示模块,全流程监控案件办理节点、人员措施、执法风险,对各类风险实行分色预警,分级推送办案预警信息,通过过程控制、智能提醒,及时发现执法问题,促进执法规范安全。今年以来,已智能推送执法预警信息277条,形成执法办案通报16 期,持续提升全过程执法监督质效。
充分发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牵头抓总作用,深入开展执法安全专项检查,将执法安全内容纳入个案审核,落实“自查整改+巡查促改”措施,认真梳理执法安全风险点、薄弱点,逐项整改、堵塞漏洞、完善制度,从源头上建立起系统严密、运行高效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
全时空支撑,夯实执法保障“硬根基”
明确法制部门作为全局“执法支撑保障”的职能定位,强化执法办案指导,组织法制民警深入开展新经济、新业态、新领域违法犯罪及各类“扰序”问题法律政策研究,认真制定执法指引、开展类案研究、编发指导案例,持续提升法制民警全程服务指导执法办案能力,为全局大案要案攻坚、疑难复杂案事件处置及一线执法办案提供精确指导和有力保障,切实促进各项执法活动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同时,修订完善执法办案积分制,细化延伸考评对象,考评模式从单一考评案件办理扩展为综合考评案件质量、案件数量、执法效率、执法效果等四个方面,设定26 项量化指标,更加科学反映执法单位、执法民警工作绩效,有效激发全警执法办案活力。与检察机关构建“检警衔接”机制,全面构建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的新型良性互动关系,提升执法办案精细化水平,助力办案质量稳步提升。
全方位培养,构建执法骨干“人才库”
该局“ 95 后”青年民警有 116名,占全局警力的26% ,且均在执法办案岗位。针对这一实际,为更好地锻造这支执法队伍,注重长远培养,组织实施传帮带“青蓝结对”计划,为每名青年民警确定一名政治素质高、 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民警担任“警师”,实行“师徒结对”,围绕接处警规范、执法办案、执法养成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带教,组织青年民警定期到侦查中心轮岗锻炼,带动青年民警尽快成长成才、成为执法骨干。
定期举办执法业务竞赛,就一线所队负责人、法制员、办案民警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检验所队领导、法制员、执法民警学法实效和执法实战能力,推动全面提升执法公信力。(山东省肥城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