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金门路派出所聚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一提一拓统揽全域、两格融合联动发展、三调联动和谐共建”的“123”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交叉复治”向“一体善治”转变。机制运行以来,提供法律服务308次,化解矛盾纠纷警情281起,群众满意率达98%,实现了矛盾纠纷重复报警率、纠纷引发案事件率、纠纷调处人均工作量和纠纷调处效率的“三降一升”,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治理根基。
凝聚内外合力
“为了提升派出所统筹掌控辖区治安态势的能力、拓展联动工作体系,我们编写了《“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这本手册对派出所的工作制度、接处警规范、现场处置规范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将63类常见警情进行分级分类。37类由案件办理队出警处置,26类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非警务警情则由社区警务队进行处置,有效解决了接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工作质效。”金门路派出所所长邱磊磊介绍。
金门路派出所做实“一室支撑两队,两队互为协同”的警务运行机制。他们做强综合指挥室这一指挥中枢,设置专职指挥长1名、接警员2名、值守值班人员2名,提升派出所统筹掌控辖区治安态势的能力。此外,金门路派出所优化110出警、非警务警情分流机制,坚持分级分类出警,推动非警务警情分流化解处置。社区民警与社区书记、主任及网格员共同处理,提升综合事件解决能力,让非警务警情特别是纠纷警情从“难解难分”到“共治共调”。
在优化内部警务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金门路派出所还联合外部力量,建立了以“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枢纽、政法力量为主体、综治部门为补充、社区“警格+网格”为单元、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综合治理“大联动”工作体系。通过“警网联排”+“三调联动”工作模式,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处置—流转—调解—清零”的全流程闭环式工作机制,为持续擦亮平安底色增添动力。
织密平安网
“昨天晚上在背街小巷对闲置房屋进行检查时,发现8号院内的小煤屋窗户有灯光透出。两名网格员立即入户了解,屋内确实有人居住。”几天前,在接到网格员发来的情况报告后,金门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随即开展入户走访,了解到两名刚到青岛的外来务工人员暂时住在某小区的小煤屋里。民警联合街道应急办、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对相关情况进行处置,告知两名务工人员小煤屋内不能住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为其找到新的住处。这是金门路派出所“警格+网格”工作机制发挥作用的事例。
金门路派出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东部,人口密度很高,学校企业数量众多。为了更快更及时地了解掌握社区情况,金门路派出所深度融合社区警务与社区网格化治理,按照“党建引领、警网融合、联动高效”的工作思路,将社区民警辅警下沉至6个社区,18名派出所民警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或委员,定期参加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小组会议和街道“警格+网格”工作例会,民警真正由“下社区”变为“在社区”。
工作中,金门路派出所线上通过110接处警、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一站式矛调平台等渠道接收群众诉求;线下通过现场报警、转办移交、走访摸排等渠道,拓宽矛盾纠纷发现路径。金门路派出所组建“1+1+N”警网队伍,发挥警长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与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基础信息联采、矛盾纠纷联调、风险隐患联排、警情发案联处、治安巡防联控的“五联”工作机制,“警格”“网格”高效联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了动力。
多元高效化解纠纷
“对不起,当时是我们太冲动了。”“我们以后也一定管好孩子,不再影响邻居们休息。”7月,金门路派出所辖区某社区楼上楼下两户居民因噪声问题产生矛盾,楼下居民冲到楼上争吵,导致双方产生纠纷。社区民警多次上门,会同社区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但双方诉求始终未能达成一致。针对此情况,民警报告金门派出所所长邱磊磊后,启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开展联动调解,经过多方耐心的释法说理,双方终于达成一致,签署了调解协议书。
“有些矛盾刚开始看起来很小,但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小纠纷’也有可能酿成‘大问题’。”邱磊磊介绍,他们会对处理的矛盾纠纷分级分类,用“蓝黄红”三色评定。对一般性矛盾纠纷评定为蓝色,按照警网联动机制开展入户调解、帮扶解忧,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对复杂性矛盾纠纷评定为黄色,按照“综治吹哨、部门响应、社区报到”工作机制,组织社区警网格、职能部门、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源力量到社区调解室内联合调处化解,做到“大事不出社区”;对疑难性矛盾纠纷评定为红色,启动“三所一庭”工作机制,由政法、司法、执法部门,心理干预、行业协会机构,以及资深律师、金牌调解员组成矛盾纠纷调处智囊团,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院调解”的资源互补方式,开展诉调联动,达成协议即提供司法确认,快速修复社会关系,节省社会资源成本,做到“难事不出街道”,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