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以党建和思想政治、纪律作风、执法规范、窗口服务、领导力执行力、内务管理、素质能力等“七项提升行动”为牵引,纵深推进“队伍建设提升年”活动,倾力打造忠党爱民、身正实干的铁军队伍,全力推动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 激励队伍担当作为
夯实组织引领,凝聚担当意识。实施“党支部建在队上、党小组建在班组”,在基层所队班组建立党小组 188个,组织各党支部创建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40余个,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责任区120余个,开展集中攻坚、志愿服务、承诺践诺等“融党建”活动650余次,全体民辅警使命意识与奉献精神得到有力强化。
树牢基层导向,激发担当活力。创新领导干部“下基层、上警车、 到社区、进窗口”工作机制,制定警种部门服务派出所 16 条措施,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深入一线,破题解难、指导送教,警种部门全体动员、加班加点,巡逻值守、护校安园,公安队伍迸发出强劲生机和活力。
抓实培训练兵,强化担当底气。建成分局训练基地,创新基层点课、分局送教的“慧警学堂”模式,常态化开展警械使用、实弹射击、体能达标训练,高标准推进模拟警情、红蓝对抗、岗位送教,全方位、精准化为民辅警充电蓄能。室内室外处处皆课堂,理论实践时时受教育,“学、练、考、战”形成闭环,全警素质能力实现新跃升。
创新工作模式 打造执法服务升级版
创新“指引式”规范执法。结合“法治公安建设年”三年攻坚,坚持不懈推进“执法规范化提升”行动,构建起源头预防、流程监督、问题查纠、融合共治的闭环管控体系。制定《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刑事案件三级办理工作的通知(试行)》等指导文件,分类编纂案件规范化办理指引,落实法制员包干责任机制,加强精细指导、精准监督。对于疑难复杂案件,切实发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作用,内部与刑侦、治安等部门联席,外部与检察院、法院、交警等单位联席,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会商,推动分局执法办案不断提质增效。
创新“组团式”窗口服务。为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 办事难、 办事慢、 多头跑、 来回跑”问题,创新“22+1户助”服务模式,即接到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人口大队和22个户籍派出所协同服务、“组团”解决,实现了受理业务 95% 以上马上办、一次办,85%以上网上办、就近办,推动便民服务再升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分局窗口服务“民意110”投诉工单量同比下降58.6% ,12 个集体和个人被授予“全市公安机关户政窗口标兵”荣誉称号。
创新“无感式”巡防勤务。抽调精干警力组建“青鸾特巡队” ,在热门景点、 繁华商圈、重点区域常态开展巡防服务,打造“融警于景、无感守护”的全新巡防形象,有效提升了社会面见警率、服务率、管事率。
强化严管厚爱 提振队伍精气神
强化监督管理。全面构建党委抓总、部门牵头、全警联动“1+7+N ”大监督格局,创新运行监督执纪三色预警模型,落实全时空、全覆盖、常态化随警督察,确保队伍肌体持续健康、清风正气不断充盈。坚持防患未然与除弊祛疴并举,充分运用“身边人”“身边事” 开展警示教育,将纪律处分“ 一张纸”变成纪律教育“一堂课”,强化人人都是纪律作风“第一责任人”的自觉意识。
强化典型引领。举办分局“传承榜样力量、 创建爱民警队”2023年度功模集体和民辅警故事讲述会暨颁奖仪式,以榜样旗帜指引方向、催发激情、鼓舞斗志。制定分局先进典型培树管理办法,深入开展马怀龙式爱民集体、爱民个人、岗位标兵评选活动。今年以来,15个集体、370余名民警辅警受到上级表彰嘉奖,涌现出“微尘之星”荆兆曜、“最美警察”郭强、“红旗标兵”春生车组等一批先进典型。
强化从优待警。深化知警、育警、爱警、惠警、励警“五警一体”建设,建立完善从优待警28项措施及工作细则,在全局范围内打造党员活动室、廉政长廊、 图书室、 休闲角等文化阵地120余处,筹建医务室、理发室、洗衣房、心理咨询室等保障设施60余处,落实落细“有困难找组织”排忧解难,全体民辅警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指数不断提升。(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