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八旬老人夏日迷途,山东济南槐荫民警守护回家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枣庄西王庄派出所:“全领域”赋能 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自从全领域诉调案件纠纷处理中心建立以来,我们辖区的报警量持续下降,去年上半年日均12起,今年前5个月日均仅5起。”近日,记者在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西王庄派出所采访,所长何剑高兴地说。
 
  针对辖区复杂矛盾纠纷,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整合各方资源,成立全领域诉调案件纠纷处理中心,形成矛盾纠纷调处合力,消除“调而不结”的疑难复杂问题。
 
  全领域诉调案件纠纷处理中心2023年9月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召开联席会议3次,有效化解各类纠纷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无一起因调处不当引发“民转刑”案件,所达成的调解协议件件得到落实,有力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联动解纷
 
  “全领域”应运而生
 
  枣庄市西王庄镇位于城乡接合部,随着近年来贯彻“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以及培育壮大高端化工、新材料和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多、拆迁多,居民生活变化大,涉及经济利益的矛盾纠纷一度多发。
 
  针对这种情况,西王庄派出所与镇司法所、法庭加强日常联合调解的同时,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将成功的实践经验制度化。
 
  2023年8月18日,西王庄镇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西王庄镇全领域诉调案件纠纷处理中心的通知》;9月19日,镇党委成立了全领域诉调案件纠纷处理中心领导小组。
 
  全领域诉调案件纠纷处理中心为事业单位法人,实体化运行,实现了调解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具有鲜明的特征:
 
  ——整体联动,调解部门全。领导小组中有镇党委副书记、法庭庭长、检察室主任、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必要时可调动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
 
  ——无缝衔接,调解范围广。中心汇集行政调解、法律调解、专业调解之力,可对邻里家事、劳动纠纷等复杂矛盾纠纷对症下药;
 
  ——畅通高效,调解效力高。公安、司法、法庭畅通调解工作流程,调解成功的进行司法确认,不成功的可视情当日开庭宣判。中心还建立了镇政府账户下的二级账户,解决了纠纷中赔偿款项往来的合规性问题。
 
  集约赋能
 
  “全领域”破解难题
 
  “我出钱供他上学,他竟然上门骂我,良心让狗吃了,派出所得抓他!”
 
  “他广告牌占了我家屋顶2米多,是违法的!卖了这么多年的东西,使用费怎么也得2万元钱吧!”
 
  老王兄弟俩感情一直很好,沿街的门市房互换使用。没想到哥哥过世后,侄子想把房屋换回并要求老王支付使用费、拆广告牌,双方情绪激动以致互相堵门。2023年夏天,这件事儿成了西王庄镇上的热点。
 
  “既是亲人又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双方总是各执一词就会造成矛盾升级。但这件事里面牵涉历史问题和当下权益,按规定,派出所不应插手经济纠纷,但有了‘全领域’新机制,调解起来方便很多。”西王庄派出所副所长马宝先分析说。
 
  “你继承了房子,但也应该尊重父亲当时的决定。”“你资助过孩子不假,但侄子对房屋的要求是有法律依据的……”3天时间,在西王庄派出所的联合调解室里,作为知情人,村组干部陈述了两家矛盾纠纷的由来。派出所、司法所、律师采取“背靠背”方法,分成两组做工作,让当事双方认清法律规定、权衡关系轻重。最终,叔叔决定拆牌子,侄子也不再坚持原来的要求。
 
  凉亭三次被“熊孩子”破坏,“全领域”帮西花沟村支书破解了治理难题。
 
  2022年10月,西花沟村建了一个凉亭。2023年1月、7月,凉亭被村里的一伙孩子破坏得不成样子,村支书要求家长管好孩子,村集体掏钱进行两次重修。没想到2023年11月,凉亭再次被破坏,要求孩子家长赔偿未果后,村支书只得报警。但涉事8名孩子的家长组成小团体,约定不去派出所处理此事。
 
  “养不教,父之过。如果总是执迷不悟,不当行为将记入孩子档案中。”派出所、司法所、教委、驻村律师、学校等联动与家长充分沟通后,促使家长打消了错误念头,与村委会达成了赔偿协议。(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