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嘉祥县公安局黄垓派出所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利津县看守所: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62年安全无事故、队伍零违纪
  
  山东省利津县看守所: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山东法制传媒网:铁门坚守,大河涤新。在山东省利津县黄河北岸,利津县看守所陪伴着奔腾入海的黄河水,已在此矗立了62个年头。
  
  这座看守所有着“辉煌的历史”。一代代利津公安看守人以“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理念和“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薪火相传书写了建所以来62年安全无事故、队伍零违纪的成就。利津县看守所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模范看守所”,连续26年被评为全国一级看守所,连续7届被评为“全国标兵看守所”,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4次。
  
  这座看守所“历久弥新”。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年轻队伍,围绕新时代公安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行“育警铸魂、规范勤务、智慧赋能、服务全局”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智慧监管和法治建设,以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雄心壮志,向着缔造“百年监管”监区和队伍“双安全”的目标砥砺前行。
  
  队伍建设走在前——
  
  创建“守望”品牌 打造“五型”警队
  
  “党性教育是看守所民警的入所‘第一课’,每名新警都要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到看守所荣誉室进行传承教育,进行一次廉政警示教育。”利津县看守所所长张光兴介绍,利津县看守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创建“守望”党支部品牌为抓手,扎实推进从严管党治警、从优待警,着力打造忠诚、廉洁、职业、实干、活力为主要内容的五型警队,不断锻造过硬公安队伍。
  
  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打造忠诚警队。利津县看守所民警严格落实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成立党员先锋队和两个“青年民警理论学习小组”,开展争创“优秀看守民警”活动。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民警通过学理论、学业务、学典型,提高思想觉悟,打牢思想基础。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打造廉洁警队。利津县看守所建立《利津县看守所诫勉谈话制度》《民警思想分析会议制度》等思想建设制度和《民警家属联系制度》《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制度》等行为监督制度,为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开展法律素养、执法办案能力“双提升”活动,鼓励民警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多名民警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等,成为公安工作的“行家里手”。
  
  以“三个优先”为激励,打造实干警队。利津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看守所工作,实施“三个优先”制度。一是警力优先配置,制定实施《利津县看守所民警轮岗交流暂行规定》,对看守所民警的工作年限、提拔晋升、表彰奖励等进行明确规定。2022年,从刑侦、经侦、治安、交警、网安、法制、督察及各派出所抽调14名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年轻民警充实到看守所,优化看守所的警力配置和人员结构。二是干部优先提拔,他们把看守所作为培养人才、锻炼干部的基地,2022年提拔三名民警担任所长、指导员、副所长,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三是经费优先保障,利津县公安局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信息化改造,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智慧监管建设的升级改造。
  
  法治建设走在前——
  
  健全“三项机制” 实施规范警务
  
  “这名在押人员昨天身体有不适,需要持续跟踪关注。”
  
  “有在押人员反映部分水龙头损坏,影响使用,需要协调更换。”
  
  ……
  
  5月10日一大早,在监区入口的会议室内,交班民警仔细叮嘱接班民警自己在值班时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双方围绕问题解决开展集体研判。
  
  “集体交接班制度是我们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防止因为人员交接班出现工作断档,使每天的工作能更有针对性。”张光兴说,通过集体交接班这项制度,让在押人员感觉到自己的诉求不会因为人员轮换而得不到回应,有助于他们从内心更好地接受管理。
  
  利津县看守所按照山东省“法治公安建设年”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法治监管建设的目标定位,全面推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运行。建立健全风险化解机制,实施情指行一体化工作模式,确保监区安全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处置。严格执行管教民警直接进行餐、水、药发放等日常工作,监督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制度落实,有问题直接发现、直接解决,避免了在押人员管在押人员的“拐棍现象”,消除了“牢头狱霸”滋生的土壤。
  
  建立健全人员管理机制。利津县看守所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最大限度减少民警与在押人员的“对抗情境”,科学制定《利津县看守所在押人员量化考核制度》、提升监区文化建设、开展日常管教、落实生活保障和规范大课教育,对在押人员实行每日一教、每日一考、每日一得、每日一谈、每日一记、每日一练的“六个一”学习教育制度,全面规范监所秩序、弘扬向善理念、强化信任建设、凸显人文关怀。
  
  建立健全教育转化机制。利津县看守所以法治思想、法治观念、法治教育为指引,打造普法教育、文化教育、亲情教育、心理咨询为一体的教育转化阵地。他们成立党员民警攻坚小组,积极主动掌握并研判在押人员思想动态,实行差别化管理措施,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风险管控对象设计个性化管教方案,落实心理预防、人文关怀等措施,及时把苗头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智慧监管走在前——
  
  实施创新警务 超前化解风险隐患
  
  在押人员马某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羁押到利津县看守所,由于团伙成员多为家族成员,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马某入所后思想压力较大,行为表现异常。利津县看守所第一时间启动所队“1+N”联络机制,实时掌握马某入所前和诉讼进程中的各项数据,精准分析其风险等级。
  
  今年2月18日,监室内可视化智慧标签摄像机发出预警信息,显示马某经常在摆放脸盆柜子处进行活动,存在安全隐患,民警对马某所在的监室进行突击检查,在其棉鞋内发现一段长约2厘米的铁丝。民警迅速启动“分盯谈攻”四步工作机制,信息精准分析、巡控实时盯靠、管教及时跟进谈话、党员先锋队攻心教育,很快消除了马某的对抗心理。
  
  利津县看守所坚持以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作为推动公安监管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紧紧围绕防控监所安全风险、规范执法执勤行为、服务公安主业的目标,深入推进智慧监管建设,监所安全管理风险感知、预测预警、安全管控、服务大局能力明显提升。
  
  工作中,利津县看守所建设新型数据采集系统,研发可视化智慧标签摄像机,引进先进的预警系统,帮助民警精准实时掌握在押人员心理状态,实现了监所数据的智慧分析延伸。建立多岗位一体化联动机制,在智慧监管实战平台中根据岗位设置收押、管教、巡控、医疗、综合等多个岗位权限,实时掌握发现的在押人员风险隐患,动态研判风险等级,实现一人触网、全所联动、实时跟进、闭环处置。
  
  与此同时,利津县看守所通过与业务警种对接,搭建了“1+N”联络机制,民警在政策宣讲、谈话教育中深挖线索20余条,协助破案10起;推行“所队联侦”机制,创新“刑侦大队-派出所-看守所”合成作战模式,遇有重大系列案件,充分发挥“第二战场”的资源优势和阵地作用,强化监管民警侦查意识,形成案件各环节信息共享、全链条侦办的工作合力,有力地服务了侦查打击工作。(利津县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