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槐荫公安分局开展执法培训助推执法能力提升
——法制大队持续开展“班前20分”执法培训
山东法制传媒网:(柏若云)公安机关处在执法司法工作第一线,能不能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法治形象。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法制大队紧紧抓住执法能力建设这一根本,紧密结合全警实战大练兵,以“班前20分”等新培训形式为载体,致力于推动实现分局执法队伍法治素养、专业水平、实战本领、履职能力的全面提升。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执法培训建章立制
一是领导重视,安排部署。副区长、分局局长傅海卫在到法制大队进行调研时明确指出,法制大队要持续抓好日常培训,紧紧围绕“11225”整体工作思路,按照“抓改革、强业务”的具体要求,要沉下心思、深下功夫,创新方式方法、丰富载体形式,以案为例、以身边事为例,及时总结经验,常态化开展法制培训工作。分局领导熊俊杰也多次在法制大队现职干部例会上强调部署执法培训工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执法培训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专题研究,成立小组。为做好全局执法培训工作,熊俊杰带领法制大队组织了3次专题研究,对如何推动落实分局执法培训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为进一步推动执法培训落实,分局成立执法培训工作小组,由熊俊杰任组长,法制大队主要负责同志公强任副组长,法制大队全体现职干部为组成员,具体负责分局执法培训的组织、实施、督导。三是细化方案,制定计划。为有效开展执法培训、提升执法能力素质,经过反复磋商,制定出台《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执法培训实施方案》,列出全年的执法培训计划,确定了以“班前20分”案例点评、旁听庭审为主的执法培训形式,实施方案的出台为执法培训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突出实战应用,强力推动执法培训落到实处
一是走访调研,确定选题。法制大队通过基层走访调研,获得了民警急需提升的若干法律知识和培训需求,同时结合法制员在审核案件中时常出现的执法问题,经过反复研究酝酿,最终确定了以公共法律法规、经典案例以案说法、执法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置、取证及办案思路、法律文书的制作等内容为主的12个课题。二是精心备课,制作课件。法制大队抽调业务骨干,将前期确立的课题逐项分配给每个授课人员进行研究,授课人员将日常工作发现的常见执法问题,结合审核案例,从法律法规条文内容、典型案例、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统一备课,制作精美ppt。为确保授课质量,每个课件都经过执法培训领导小组统一审核反复修改之后才最终确定。三是组织实施,落实效果。课件制作完成后,每月在分局主页下发通知,利用各派出所早会时间开展“班前20分”法制培训,采取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为基层办案民警讲解。秉持“既快又准”、“贵在精而不在多”的原则,每次讲明讲深讲透1-2个知识点。针对各派出所“独特”执法问题,授课人员还采用送教上岗、线下入所的形式到所进行授课。
锚定质效提升,深化完善执法培训长效长治
一是规范意识提升。通过“班前20分”培训不断走向深入,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在法治轨道上履职用权,进一步强化民警执法办案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法律意识和防风险意识,提升了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法律素养提升。通过组织“班前20分”培训,为办案民警解答了疑惑,指出了办案中存在的执法问题,有效提升执法办案人员能力素质和队伍法律素养、实战能力、专业水平。三是执法质效提升。截至目前,法制大队通过“班前20分”的形式组织培训80余次,参训人员1200余人次,全面覆盖分局各执法办案单位,一方面办案民警纷纷表示执法培训针对性强,有实效,扫除了很多知识盲点,执法办案更加得心应手。另一方面,执法培训以来,该局行政案件败诉率逐月降低,刑事案件退补退诉率同期降低,分局执法质量考评在全市考核中位列第一,执法培训切实起到良好效果。(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