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嘉祥县公安局黄垓派出所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济南莱芜:精准施策确保打准打狠见实效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
山东济南莱芜:精准施策确保打准打狠见实效
 
  山东法制传媒网:朗朗乾坤除黑恶,昭昭日月铸平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深入开展“五大质效提升行动”,严打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共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恶势力犯罪团伙3个,公诉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判决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查处涉黑涉恶腐败、“保护伞”及其他失职失责问题9起9人,保持了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打铁要趁热,扫黑要趁早。莱芜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导,全力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以涉黑涉恶线索案件为主线,开展精准打击;以常态化排查整治为手段,抓实行业清源;以学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为重点,强化宣传引导……多措并举、靶向发力,用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力确保扫黑除恶打得准、打得狠,取得实效!”莱芜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秉军的话掷地有声。
 
  精准施策①:开展精准打击,以涉黑涉恶线索案件为主线
 
  全力推动线索查深查透。按照上级要求,对群众反复举报、多次“查否”的线索进行复核,对线索核查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包案、通报约谈等措施,推动查深查透、尽快查结。督促核查责任单位成立线索核查专班,专人负责第一时间处置办理涉黑恶线索,以至少3人集体讨论的形式确定核查结论,讨论过程全程记录,核查结论签字负责并落实终身负责制,着力提升线索核查质效。截至目前,区扫黑办接收上级转办线索27条,已查结26条;市扫黑办挂牌督办重点线索6条,均已查结。
 
  全面落实案件依法惩处。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公安机关加强串并研判和案件侦办,检察机关依法做好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工作,审判机关严格按审限要求及时审结案件,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监督律师依法辩护、代理。对于涉黑和重大涉恶案件,提请市级政法机关统一把关,落实联合会商机制,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今年以来,全区共打掉恶势力团伙2个,移诉恶势力案件3件。
 
  全程细化涉案财物处置。梳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涉黑涉恶财物处置情况,对尚未处置完毕的存量案件,逐一列出清单、健全台账、逐案销号、动态“清零”。充分运用“互联网+线下”执行模式,及时通过网络查控系统调查被执行人银行存款、车辆等财产线索;线下前往被执行人户籍地、常住地、财产所在地进行深挖核查财产线索,摸清财产状况,提高打击精度,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打而又生”的经济基础。今年新处置涉案财物2030.43万元,进入执行阶段的涉案财物处置率达100%。
 
  精准施策②:抓实行业清源,以常态化排查整治为手段
 
  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砂石资源违法行为。科学制定巡查计划,划定重点巡查区域,实行普遍巡查和重点巡查、工作日巡查和节假日巡查、白天巡查和夜间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巡查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实现了砂石资源的扎口运营。今年以来,累计巡查140余次,证据保全运输车13辆、挖掘机3台、装载机3台、洗沙设备3套。持续打击砂石资源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年内共破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4人。推动“12·6”非法采矿案深挖彻查,新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截至目前,该案已打击处理涉案嫌疑人92人,其中逮捕3人、监视居住9人、取保候审80人,共移诉89人,形成了震慑,改善了秩序。
 
  稳妥化解风险,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涉非风险处置座谈会,研判莱芜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涉非风险总体状况。组织处非专班对6家涉非风险机构开展现场检查,约谈7家企业负责人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停止非法集资行为,清退集资款,稳妥处置风险隐患。完成民间融资机构风险排查整治工作,对持证且正常开展业务的4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进行现场专项检查,通过查阅合同、账簿、凭证,以及业务台账、银行流水、内控制度等相关资料,对公司治理、业务发展、合规经营、风险防范等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并由单位负责人签订现场检查确认书。
 
  规范业内标准,清理住房建设领域乱象。制定印发《莱芜区物业管理办法》《莱芜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导意见(试行)》和《莱芜区“红色物业”建设实施方案》3个物业文件,总结“党支部引领型、业委会党员参与型、党建指导员派驻型”三种红色物业建设模式,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杜绝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组织联合整治督查检查累计出动163组次,出动检查人员1200余人次,对于涉及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120例,责令停工整改18例,约谈项目1例,移交行政处罚26例。全年受理农民工上访197起,涉及上访人员3339人,成功为农民工追回工资4975万余元。
 
  开展秩序整治,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区交通运输局联合交警部门,在省道234线、莱城大道、凤凰路、山财大街、龙潭大街等重点路段,针对绕行农村公路的非法超限超载货车和无道路运输证、从业人员资格证等证件及报废车等非法运输车辆,组织开展治理超限超载常态化联合执法38次,共出动执法人员694人次,分载货物达到39611吨,进一步规范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在日常监管执法中,查处“自流黑”5辆,罚款15万元;查处运输企业3家,停业整顿1家;处罚企业8家,有效整顿了货物运输市场秩序。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水平。对于5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严格落实区级领导同志联系、街镇班子成员帮包、第一书记驻点、区直部门单位结对“四个一”帮包措施,对软弱涣散村整顿实行销号管理,对8个整顿难度较大的村,由区纪委监委和区委组织部牵头派驻工作专班,倾斜力量形成整顿合力。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将全区村级党组织划分“示范”(159个)“创优”(576个)“强基”(57个)3种类型,加强动态监管,推进滚动提升。深化“主题党日+阳光议事”“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制定街镇、村级议事协商目录,切实规范村级工作运转。坚持和完善村党组织“为民办实事公开承诺”制度,2022年村“两委”班子研究制定承诺事项3216件,自觉规范晾晒,接受群众监督。
 
  精准施策③:强化宣传引导,以反有组织犯罪法为重点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斗争能力。区扫黑办制发《莱芜区2022年扫黑除恶斗争宣传工作方案》《莱芜区“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贯彻年”活动实施方案》,一并下发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法律条文、应知应会60问、应知应会测试题,进一步明确将反有组织犯罪法纳入干部学习教育内容和领导干部学法重点,督促全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时高效组织学习。各单位集中学习反有组织犯罪法应知应会知识,组织应知应会测试;各街镇积极对接法律顾问、司法所等力量进行反有组织犯罪法解读,强化相关人员法律意识;重点行业领域牵头部门将反有组织犯罪法纳入业务培训内容,有计划、分层次组织执法人员、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政法各单位通过视频会议、网上培训等形式,组织业务培训及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学习,培育更多专精尖人才。6月下旬至7月下旬,通过举办全区村“两委”干部集中培训班、乡村振兴工作专员集中培训班、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集中培训班,传达学习反有组织犯罪法相关内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对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知晓度。7月中旬至8月中旬,组织各街镇、区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1153人,参加全省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专题网络培训,参训人员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学习扫黑除恶业务知识,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工作效能。
 
  抓好重点人群,强化法治意识。抓好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将反有组织犯罪法纳入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法治副校长授课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共开展授课184次。充分利用参观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网上展馆、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今年以来共开展主题教育3477次,教育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抓好农村群众这个“重要多数”,结合各单位“双报到”、志愿服务、法律宣传等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上门一对一解读、解答法律咨询、进行法律服务等机会,向群众讲解施行反有组织犯罪法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遵守法律法规。抓好在矫人员这个“特殊人群”,通过不定期家访、面谈等方式,对970人次进行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宣传教育,鼓励其积极提供涉黑涉恶线索,严防其被黑恶势力拉拢利用。
 
  进行集中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线上,协调区融媒体中心和各级媒体开设相关专栏,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短视频、一图读懂、H5等形式积极播发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内容,并积极报道各街镇、部门单位组织学习反有组织犯罪法情况;利用“两微一端”相关平台资源,发布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法律条文、解读、上级部署及贯彻落实情况,转发播发消息2万余次,政法各单位利用官微、视频号等发布普法文章、微视频,进一步提高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影响力。线下,在各街镇、各成员单位张贴海报5400份,在主要位置、重点场所悬挂条幅3000余幅,制作宣传板800余块,集中宣传发放明白纸、宣传册、手提袋等宣传品16万余份,通过宣传车在公共广场、商贩聚集地、金融机构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循环播放宣传音频,进一步发动群众参与到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中来,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山东济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