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鄄城公安最高10万悬赏69岁犯罪嫌疑人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济宁市“全民攻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李亚 马超)1月29日,山东省济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全民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通报了2021年济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情况,发布了电信网络诈骗有关典型案例和识骗防骗提示,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1年,济宁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427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12人,相比2020年分别增长256%和158%;止付冻结涉案银行账户5.8万余个、资金20.4亿元,向被骗群众返还950万元,同比增长近十倍。整体绩效位于全省先进行列。
 
  据介绍,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政法委书记、公检法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46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全市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全民攻坚行动”。并由市委市政府印发行动实施方案和行业部门责任清单,每月调度落实情况。组建工作专班,压紧压实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主体责任,对重点工作指标实行周通报、月排名,先后4次召开工作推进会。
 
  济宁市以深入开展“全民反诈·守护平安”主题宣传活动为载体,以大力推广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为抓手,增强群众防骗反诈意识能力;同时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向475万名群众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发放反诈防骗明白纸310余万份,不断增强群众反诈防骗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反诈中心全天候值守,研发应用96110反诈智能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精准劝阻潜在受骗群众96万余人次,直接避免资金损失6100余万元。
 
  据通报,2021年济宁市先后6次召开相关工作座谈会、推进会、约谈会,多次到成员单位督导检查、协调工作,建立完善涉诈线索数据共享、联合研判快打、涉诈人员惩戒等机制。印发《济宁市手机卡、银行账户涉诈风险防控行业工作标准》,明确、细化银行、运营商职责任务。充分发动基层党委政府职能优势,压实基础治理、源头治理主体责任,创新施行“一人一组一策一档”工作模式,严密管控本地涉诈人员,积极劝返缅北地区诈骗窝点人员,两项战果和完成率均居全省第一,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同时,深入开展“云剑-2021”“断卡”“断流”“歼-21”“清楼扫地”“追逃犯、反诈骗、打盗抢、防极端”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对涉诈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破案数、抓获嫌疑人数等各项打击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对139名涉诈人员,在依法刑事打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金融和通信行业失信惩戒;对4155人采取限制新开手机卡、限制漫游等通信惩戒措施。在全省率先发布《关于惩戒非法滞留缅北人员、电信网络诈骗逃犯的通告》。公安机关会同银行、运营商坚决落实“一案双查”,加大行业内部追责力度,倒逼责任和工作落实,先后暂停70个银行营业网点的新开卡业务,问责处理通信营业厅、代理商、加盟商等渠道185个。
 
  济宁市还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设立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侦查大队,加挂“济宁市公安局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牌子,充实专业反诈警力,升级改造办公场所,全面推进手段资源整合、系统平台融合、侦查职能聚合,打造打击犯罪的新利器、新高地。制定出台《济宁市县级公安机关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意见》,指导各县市区同步启动县级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全市打击治理工作体系。
 
  通报指出,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斗争形势稳中向好,但与全国、全省形势基本一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仍在高位运行,刑事警情占比已超过70%,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大局和谐稳定,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22年,济宁市将以深入开展“全民攻坚行动”为总抓手,坚持依法严打方针,出重拳、下重手、用重典,注重关口前移,强化源头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进一步构建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行业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全社会反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