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刘洋)今年以来,山东省肥城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大服务”机制创新,整合优化警务资源,着力推进跨警种业务一窗通办改革,实现了群众得实惠、民警减负担,擦亮了肥城公安“肥常快”的服务品牌。
“综合服务”窗口提速一窗通办
“没想到在派出所也能补办驾驶证,不用再绕道去车管所,比以前方便多了。”8月27日,肥城市民刘先生在边院派出所拿到刚办理的驾驶证感慨地说。
在派出所设置“1+X”型综合窗口,将高频车驾管业务办理权限下放,是肥城市公安局推进“一窗通办”改革的举措之一。这种办理“户籍+交管”的方式,最大限度提高了就近通办的辐射面,为群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打造了全域高效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为了切实消除通办中的梗阻,肥城市公安局将窗口集成整合,改造升级一窗通办公安政务服务中心,设置3个“全科型”综合通办窗口,全面办理跨警种的高频简易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保留4个特色“专科”窗口,办理出入境等专业、低频事项,形成了“全科+专科”的系统性、标准化业务办理窗口。
在深入了解群众实际需求、细致分析业务数量的基础上,该局坚持“应通必通、能通尽通”,户政、治安、交管等警种分别深入研究,梳理确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驾驶证期满换证等8类34项跨警种通办的事项清单,明确了通办事项的流程规范、材料规格、标准要求,有效确保了办事顺畅。
“全科警长”打好一窗通办基础
为提升一窗通办民警队伍的专业水平,肥城市公安局瞄准“一警多能、一专多能”,精心制定教育培训方案,采用跟班学习、送教上门、情景模拟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窗口”民警开展专题培训,实行每周一次线上培训、每月一次业务比武、每季一次观摩交流的实战练兵机制,让民警熟练掌握户政、车驾管等一窗通办必需的服务技能,确保“应会必会、逐人过关”,培养了一批技能过硬、人岗相适的“全科警长”,并将他们全部充实到通办窗口。
为实现“无差别、全链条”跨警种业务办理,肥城市公安局组建了一窗通办服务团队,强化审批、制证、出件、指导、管理职能,对需要审批的事项,通办窗口全部受理,遇有非专业业务问题,专业人员通过一窗通办警务微信群在线答复指导,采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流转模式,实现了业务受理到办结的全程闭环管理。
肥城市公安局还制定《一窗通办服务考核办法》,对全局通办窗口民警的业务数量、服务质量等进行量化考核,每月排名、网上公布,对通办服务成绩突出的民警优先推荐立功受奖,对服务质量差、群众评价低的,一律停岗培训,严肃追责问责。
科技保障确保一窗通办实效
解决数据难题是做好一窗通办的关键。肥城市公安局大力加强信息化保障,针对各警种外接设备互不兼容的问题,通过技术攻坚、物理整合,实现了一套电脑、高拍仪、打印机、扫码枪办理各警种业务,节约各类设备16套,实现各类业务办理从“多门多窗”到“一门一窗”转变。
一窗通办的实施,优化了警力资源配置,公安政务服务实现了一个“实体部门”统筹组织、专职落实。各警种固定民警和辅警进驻办公,申报事项时时响应,办理时限大幅缩减,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只排一次队。今年以来,肥城市公安局一窗通办户籍业务749件、车驾管业务487件、治安业务7945件、公民因私出境业务424件,实现企业和群众“零投诉”,切切实实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改革带来的获得感,真正用服务质效换来了群众的“满意指数”。(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