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讯:2017年以来,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以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为契机,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抓手,打造“五个亮点”,着力构建多方联动融合的打防管控机制,严打严防严管严控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东昌府分局局长于继谔说:“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我们通过建立红袖标队伍、错时巡逻、天网工程、一村一警务助理和合成作战“五大亮点”,破解治安难题,实现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
亮点一:“红袖标”队伍巡逻在大街小巷
8月 27日,闫寺办事处某村村民赵红某报警称,家里饲养的5只山羊被盗,涉案价值4000多元。闻报,闫寺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并将案情第一时间通报村里的“红袖标” 治安志愿者。 当天一名志愿者在去临县集市时,发现嫌疑人正在销赃被盗山羊,他马上将线索向派出所报告。派出所依据线索,不到5小时就将盗窃嫌疑人抓获,并追回被盗羊只。
针对辖区工作实际,东昌府分局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和企业保卫部门、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员、保安、环卫工人、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治安志愿者队伍,统一佩戴治安志愿者“红袖标”,坚持在城乡、街巷、学校、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开展路面巡逻、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检查。派出所民警与治安志愿者互补,消除巡逻防范的真空和死角,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工作局面,共同构筑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网络,形成“人人都是治安员,时时可见巡逻员,处处可见‘ 红袖标’,家家户户得平安”的安全氛围,提升了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红袖标”队伍现场调解纠纷 8000余起,盘查可疑人员30000 余人次,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2000余条,协助查处案件500多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100 余万元,辖区内刑事案件、“两抢一盗”等可防案件发案明显下降,纠纷类案件(警情)同比下降41.6% 。
亮点二:错时工作,筑牢平安根基
8月 26日凌晨4时许,道口铺派出所与刑侦中队民警巡至道口铺高架桥附近时,发现两名男子骑的三轮车内装有大量钢管,随即进行盘查。俩男子见民警向其走来,立即弃车逃窜,民警尾追堵截,当晚将三名嫌犯擒获。经讯问,嫌犯刘某、张某交待了盗窃某建筑工地钢管10余起、涉案价值1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警情跟着案子走,民警围着民意转。该局通过对“两抢一盗”发案情况研究分析,在辖区划定四个发案重点和四个发案时间,即:城郊接合部偏僻路段、租赁私房城边村、人员居住复杂场所的住宅楼院和易违法人员作案的公共场所;四个发案时间,即:早、中、晚、群众上下班时间和夜间零时以后。围绕发案重点和时间,该局科学调整警力布局,实施“四转”战略。一是白天围绕早、中、晚上下班时间转。派出所、巡特警、治安等警种将全部警力摆放在街面,每2 名民警带领3 名辅警人员,分230 组沿辖区街面巡逻,发现嫌疑人和车辆,立即进行盘查和询问。二是围绕易发案部位转。群众上下班后,迅即将警力调派到大型商场、集贸市场和长途汽车站等复杂场所。三是上半夜围绕辖区内部单位转。检查内部单位值班、巡逻看护情况,督导落实“三防”措施;开展“警灯闪烁护校工程”活动,提升了师生往返途中的安全。四是下半夜围绕城郊公路沿线转。通过对案件研判,夜间零时后正是不法分子实施盗窃或得手后返回时间。基于这一情况,派出180 个巡逻小分队,按区域路段强化街面控制,抓获嫌犯成功率得到明显提升。这种工作方法,既解决了警务运行“猫鼠不同步”的问题,又提升了精确打击和预防、控制犯罪的能力。1-11月份,全区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6% 。
亮点三:天网工程,犯罪分子来了不敢作案
“公安机关破案速度太快了,才一天就把我的电动车找回来了。”10月 7日下午,从堂邑派出所领回自己被盗的电动车后,堂邑镇某村的黄先生高兴地说。
10月 7日11时,黄先生在集市上买完东西后发现停放在附近的电动车被盗。接警后,堂邑派出所民警于当天下午4 时在一网吧内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此时,离黄先生报案仅过去5个小时。
今年以来,东昌府分局加强治安防范技防建设,采取政府出资、 内保单位跟进、公安科学规划、电信统一运作的办法,先后在城乡大街小巷安装了 1.3万个视频监控点,实现了辖区无缝隙覆盖,提升了精确打击犯罪能力。今年6月初,聊城市区先后发生10余起抢夺案件,严重损害群众人身安全。东昌府分局综合发案区视频监控点研判,迅即将张某、于某、孙某纳入视线,然后对3名嫌疑人进行轨迹跟踪,很快将其悉数抓获。今年1至11 月,分局通过技术手段破获案件1220起,占破案总数60% 。
亮点四:“一村一警务助理”织就“平安网”
6月 7日,沙镇某村蔬菜大棚发生火灾,村警务助理张某在积极组织村民救火的同时,迅速调取现场周边监控系统,发现纵火嫌疑人线索并报告派出所。 沙镇派出所民警根据线索,不到半个小时就将嫌疑人抓获……
今年初,东昌府分局从整合警力资源着手,在农村建立“一村一警务助理”,承担信息员、调解员、消防监督员、交通安全员、治安巡逻员的职责,很快得到当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警务助理”选聘由各村委会推荐、派出所把关、治安综治办备案,其报酬采取政府出资,派出所考核,奖励按其发挥作用的大小,由当地政府和派出所给予兑现。到目前,全区12个乡镇办事处、两个工业园区的行政村,村村设有“警务助理”共615人。正是由于找准了农村基层治安管理的着力点,通过“一村一警务助理”警务模式,盘活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整盘棋,破解了基层治安管理“耳不聪目不明”、信息滞后的困局。截至11月底,全区警务助理共协助采集基础信息23 万余条,排查安全隐患245 处,协助侦查破案23 起,服务群众1200 人次,参与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660 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