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郭广伟)近年来,山东省宁阳县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打出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建议督办系列“组合拳”,书写出“守护绿水青山”的人大答卷,推动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系统性改善、持续性提升。
深抓实做专题调研
拧紧生态环保“责任链条”
宁阳县人大常委会严格遵循监督法要求,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聚焦美丽幸福河湖、城乡环卫一体化、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关键领域,常态化开展视察调研。连续两年听取审议全县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从污染防治、生态修复、责任落实等维度,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30余条,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持续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为全县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坚实监督支撑。
2024年,全县3条河道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海子河被列入第一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洸府河建设典型案例被水利部淮委推广,成为县域生态治理的“亮丽名片”。
动真碰硬执法检查
筑牢生态安全“法治屏障”
宁阳县人大常委会紧扣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落地见效,组建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的专项执法检查组,先后对环境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核查法律法规执行、关键措施落地、法定责任履行等情况,以法治监督的刚性守护生态环境的底线。
针对海子河历史遗留污染问题,常委会认真贯彻“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理念,深入调研后提出“科学净水、循环节水、智慧管水”等系列意见建议。推动县政府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实施海子河综合治理工程,投资2.88亿元新建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并投资引入由清华大学研发的新型“水质指纹”监管技术,为污染监测配备了“火眼金睛”。如今的海子河流域生态环境实现质的飞跃,“十里柳堤垂钓闲,一池荷花风送香”的诗意场景成为日常,昔日的“纳污河”彻底蝶变为众人称赞的“生态河”“景观河”。
闭环推进建议办理
激活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对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的建议”“关于实施柴汶河综合治理的建议”等环保类建议,常委会创新建立“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人大委室分工督办、提议代表参与督办、承办单位定期反馈”的“联动式”督办机制,全程跟踪问效、闭环管理,推动“纸上建议”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生态福祉。
围绕服务黄河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常委会聚焦营商环境优化、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等议题开展专题询问,精准提出“推行环保审批‘一窗通办’”“实施项目环评并联审批”“搭建环境行政许可网上办理通道”等改革建议。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环保部门全面公开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等18项高频许可事项集中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时限较改革前平均缩短7个工作日以上。同时,常委会积极回应企业发展诉求,推动开展“环保体检+精准帮扶”,成功助力倍徕思生物、华阳农药、华阳迪尔等30余个重点项目破解要素瓶颈,为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扫清障碍。
如今的宁阳,海子河、洸府河等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海子河湿地公园建成投用,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在未来的工作中,宁阳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履行好人大监督职能,以更高标准、更严监督、更实举措,守护绿水青山,助推宁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山东省宁阳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