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胡文慧 王天峰)新修改的监督法对“财政经济工作监督”作出专章规定,列明了十项具体监督内容,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财政经济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专题询问等监督方式,精准发力、闭环监督,持续提升对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化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监督力度,助力财政经济工作监督提质增效。
事前深研细查,夯实监督基础
监督之力,源于精准。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将视察调研作为开展财经监督工作的前置环节和坚实基础。今年年初,区人大财经委员会详细制定了包含8个重点领域的年度财经监督计划。围绕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预算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等重点,组织开展了多轮次、多形式的深入调研。
调研组深入区发改局、财政局等经济部门,走访开发区、服装城等重点园区,实地考察20家创新企业,召开30场座谈会,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梳理汇总“财政收入结构不均衡、税收增长后劲乏力、重点民生项目在资金保障和支付进度上存在短板”等7项问题,为常委会审议相关报告、开展精准监督提供了扎实依据。
事中审议询问,增强监督刚性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是监督的重要环节。8月22日,淄川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淄川区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淄川区2024年财政决算和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淄川区2024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三项报告一并听取和审议,召开分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
王琪、汪洪新、陈加谦等8位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前期调研掌握的情况,直言不讳,既充分肯定成绩,又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审计整改、财政资金管理等9个方面提出问题,“请问财政局,面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区财政如何保障各项民生事业支出?”“请问审计局,下一步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如何抓好审计整改落实,防止“屡查屡犯”,真正从体制机制源头上解决问题?”“怎样改善对单一行业的税收依赖?”询问现场“辣味”十足,应询的区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不回避、不推诿,逐一作了认真应答,既解释政策、说明情况,也对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坦诚回应。询问人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应询人坦诚作答、详实客观。一问一答,问出民心所向,答出责任担当。
事后跟踪问效,确保监督落地
人大监督绝非“一听了之、一审了之”,关键在于推动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淄川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着力构建工作闭环,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
强化监督贯通协同,建立人大财经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的监督协同机制。探索与区纪委监委、审计局在重大财政资金使用、重点项目推进等方面的监督贯通,将审计揭露的问题纳入监督重点,实现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形成监督合力。
推动部门自我加压,常委会将形成的审议意见连同专题询问中提出的问题,以正式文件形式交区政府研究处理,并要求两个月内报告办理结果。跟踪监督及时反馈。建立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机制,在下次常委会会议上,将审议区政府关于研究处理审议意见及其落实情况的报告,对进一步优化财政经济发展等开展“回头看”。淄川区人大常委会构建“审议—交办—落实—反馈”工作闭环,实现人大财经工作监督提质增效。(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