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聊城市乡镇人大干部履职学习班来临清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高层 > » 正文

山东冠县人大:以专题询问“精度” 提乡村振兴“效度”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琼 罗振芳)“询问人员提问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分钟,应询人员回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8分钟;应询人员回答询问应紧扣问题,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实事求是地作出回答......”
 
    6月11日,一场聚焦乡村振兴的专题询问正在冠县会议中心进行。这不仅是一场“红脸出汗”的现场询问,更构建了“前期深度调研-现场精准询问-限期整改落实-长效跟踪问效”的完整监督闭环,为全县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热点问政共答振兴难题
 
    “针对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机制缺失、责任主体不明确、设施损毁等现象,有哪些应对举措?又如何确保这些措施有效落地、形成长效机制?”第一位询问人发问。
 
    “为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我们采取了明确运行管护主体、探索运营管护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等措施,提高项目建设成效,完善了政府主导、主体多元、责任明晰、保障有力的长效管护机制。”应询人认真回答。
 
    “冠县灵芝品牌价值已突破50亿元,但深加工环节薄弱,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延伸产业链?”
 
    “全县有约360公里的次、差等级公路,存在重建轻养、管养职责不到位的问题,请问有何应对举措?”
 
    ......
 
    提问,回答、追问……两个半小时的时间,10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围绕高标准农田管护、农产品品牌建设、平衡教育资源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现场询问,所提问题精准具体、切中要害,县农业农村、教体、卫健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坦诚直面问题,详细作答。问答之间既有对政策执行难点的剖析,也有对创新路径的探索,充分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
 
    今年年初,冠县人大常委会将乡村振兴专题询问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紧扣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通过精准监督推动“五个新冠县”建设,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
 
    深入调研问需共筑询问根基
 
    为确保专题询问问得准、问得实,县人大常委会提前4个月启动专题调研,组建由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农业专家等组成的5个调研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全县18个乡镇(街道),走访农户、合作社、产业园区等100余家,收集问题建议86条。最终梳理出特色产业规模偏小、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不足等10项突出问题,为专题询问提供扎实依据。
 
    为提升专题询问监督质效,常委会专门邀请县纪委监委、全国人大代表、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参加会议,对应询部门进行现场评议并公布结果,构建起全过程监督链条,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询问现场,冠县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通过推进灵芝、酥梨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体系;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等举措,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跟踪问效闭环共促整改落地
 
    专题询问后,冠县人大常委会将情况及时报送县委。同时,根据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关于乡村振兴专题询问的意见,转交县政府研究办理,要求县政府在三个月内将办理情况报送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做好人大监督“后半篇”文章。(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