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大常委会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人大代表“家站室”)建设和使用作为“一号工程”,在制度化运行和常态化活动的基础上,探索实践“联络站+”模式,用小站点撬动服务群众“大民生”,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大文章”。
一是“代表联络站+我和代表聊聊天”,搭建代表与群众双向联系的“连心桥”。创新开展“我和代表聊聊天”活动,动员全区四级人大代表,通过“家站室”接访、进网格走访、公布代表微信二维码等方式,倾听与传递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目前,借助“我和代表聊聊天活动”,实施了人大代表进网格工程,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系统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民生难题“大排查”、服务群众“大提升”,提出具体项目703件,推动解决518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代表联络站+宣传载体”,打造宣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普法释法的“大课堂”。区人大常委会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法律,讲好人大故事,传播好人大声音,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并把宣传功能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六大功能之一,建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区域,系统宣传全国和省市区人大发展的辉煌历程;设立了法律宣传区域,重点宣传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监督法,以及枣庄市出台的法规条例等,全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建成近两年来,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特点和实践创新的研究宣传,加强对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成效的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
三是“代表联络站+营商环境监督”,装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将营商环境监测站建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内,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办法,对监督的主体、重点、方式、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选取70家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联络点;聘任了7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监督“触觉”延伸到最底层。目前,已解决营商环境问题132条。在督办“聚焦市场活力提升,推动包容审慎监管”方面,监督区司法局指导各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法定职责,严格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坚决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2024年以来,全区累计不予处罚123件,不予处罚金额7.08万元,受益主体123个。
四是“代表联络站+代表小组党支部”,筑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红色堡垒”。创新开展“代表小组建支部,党旗引领履职路”活动,将人大党的组织建到最基层、最前沿,由人代会期间延伸到闭会期间,推动党建工作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引领、力量凝聚、服务保障、攻坚克难中的重要作用,为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提供保障,更好发挥代表参与诚信体系建设、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升代表小组活动的组织力,提高代表履职质效。目前,提请区直机关工委批准,成立了10个代表小组功能性党支部,通过实践探索、积累经验,逐步在所有代表小组铺开。
五是“代表联络站+书香人大”,铸就代表能力提升的“充电桩”。“以站为媒、共沐书香”。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提升,在代表联络站设置读书角,每季度举办“人大讲堂”,通过诵读经典、学习竞赛、新法解读等方式,促进人大代表学理论、学法律、学业务、学知识,用书香丰富代表履职活动、提高履职能力、激活人大工作新的活力。同时,定期邀请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镇街人大工作者,研究探讨人大创新工作,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