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张路)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代表来了”工作品牌建设,把高质量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措施,紧紧把牢“建议提出、交办流转、办理落实、监督评价”四个关口,提高代表建议办成率,推动代表建议“落地有声”。
把好提出准入关推动代表建议量质齐升
拓宽渠道促增量。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全维度提交体系,线下充分运用全区49处代表联络站、34处营商环境监测点等履职平台,组织代表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让代表有事可提;宣传推广“槐荫区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系统”电脑及手机端,让代表建议随时可提。
多措并举促提质。突出抓好“重培训、强调研、精选题”三个关键环节,围绕“如何提出高质量建议”定期开展代表履职学习,通过专家指导、专题授课等方式提高代表建议的准确性;组织代表深入基层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提高代表建议的针对性;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动态更新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质量的通知》,引导代表精准选题、深入调研,提高代表建议的可行性。
规范制度促长效。区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槐荫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切实把好代表建议质量关,今年区人民代表大会期间退回驳回不符合规范要求建议21件,修改调整建议50余件。
把好交办流转关推动建议办理流程化规范化
注重双向沟通,确保科学交办。区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办前双沟通”机制,通过“面对面”沟通等方式,掌握代表提出建议的初衷;加强与承办单位的交流,明确责任主体,确保代表建议及时进入办理程序。
压实主体责任,确保严谨交办。区人大常委会召开集中交办会,明确办理时限、规范办理程序、细化办理措施,对于因办理过程中缺乏沟通、答复内容针对性不强等原因造成代表不满意的建议,召开专题研究会推进;对确有达不到代表满意的,联合区政府通过区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系统进行二次交办,明确二次办理责任和办理时限,推动代表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把好办理落实关推动建议办理提质增效
做到“三个坚持”,增强办理实效。坚持立项办,建立代表建议台账,逐一销号,闭环管理;坚持常调度,通过现场观摩等形式,定期调度建议推进办理进度;坚持多协同,协调督促主办单位发挥牵头作用,协办单位给出答复意见,共同推动办理工作有序开展。
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办理合力。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针对复杂建议,通过联合办理、现场办公等方式,有效解决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如推动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水务局等7个部门单位联合会签《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工作的意见》,协作办理了“关于提升腊山河河道水质构建和谐水生态环境”等4件建议,共同推动污染有效治理,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把好监督评价关推动代表建议闭环管理
科学分类,重点督办相关建议。制定《槐荫区人大代表重点建议督办办法》,建立重点督办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包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督查督办,区人大常委会协助配合督导落实,承办单位重点办理”的工作机制。去年共选出“关于深化城市更新,大力发展商埠区医疗产业”等11件重点督办建议,目前全部办理完毕。
科学评价,强化结果运用。将代表满意度、办理成效等指标纳入评价考量范围,将评价结果作为强化“一府一委两院”监督的重要依据。连续两年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建议办理“回头看”工作,对建议办理过程、办理结果及实施效果开展调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至“一府一委两院”建议办理部门,有效解决了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面复不到位、代表评价“被满意”等问题;加大评估结果运用力度,对办理成效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进一步激发承办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升建议办理工作质效。(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