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臧睿)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扛起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履职之要,主动作为、依法监督,激活乡村振兴“芯”动能,助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深入调研:认真查找种业发展短板弱项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农业领域人大代表和农技专家组成调研组,深入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及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认真查找种业发展短板弱项,全面了解全市种业发展现状。调研组指出,全市种业发展存在育种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种业市场监管力度不强等问题,挫伤了企业科研创新自主积极性。
市人大常委会汇聚“专门委员会+专业代表小组+涉农企业”三方力量,组织粮食与种业专业代表小组到种业企业和农户中开展问计问需活动,面对面听取发展需求,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48条,为常委会开展专项监督打下扎实基础。
精准发力:探寻产业发展突破口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种业创新、粮食安全工作的报告,并提出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在优化功能布局上,要强化规划引领,搭建“政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种业研发平台;在做强种业主体上,要强化龙头引育,提升育种创新,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群;在加强要素保障上,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人才引进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鼓励土地规模流转,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促进土地集中高效经营……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粮食、种业发展短板,组织粮食与种业专业代表小组联动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广纳专业性建议,形成审议意见转交市政府办理,为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代表力量。
持续跟踪: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市人大常委会强化跟踪问效,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抓实代表建议办理,开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专题调研现代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情况,推动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深化科企合作,加快项目推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监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粮食规模化种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技推广服务等工作,推动富民增收。
在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下,诸城市先后成立121个党组织领办粮食专业合作社,完成500亩以上粮食规模化种植10.79万亩,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从“一粒种子”到“万亩粮田”,拓宽共同富裕路径,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山东省诸城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