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初冬的虞河,流水潺潺,两岸草地树木五彩斑斓,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中水利用是城市节水的有效举措。虞河景区生态补水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中水,每天补水量约20万立方,两岸苗木浇灌全部采用中水……”在近日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加强城市节水”主题风筝都环保世纪行活动中,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虞河服务所负责同志说。
从1994年开始,潍坊市环保世纪行活动已连续开展30年,为促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紧扣绿色发展,不断丰富活动内容
风筝都环保世纪行活动每年都围绕不同主题至少开展2次,每次活动主题的确定都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紧扣群众关注关切,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难点,特别是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问题,同时与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相结合。
从扬尘污染防控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从黑臭水体整治到水源地保护,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到矿山修复治理等,近年来扩展到湿地保护、森林保护、海岸带保护……活动主题涵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方方面面,涉及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低碳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要求,从单纯污染防治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加强工作创新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丰富活动载体,切实增强活动实效。
强化前期工作谋划。活动前,市人大常委会与相关部门单位、新闻媒体记者围绕活动主题共同谋划,认真研究视察和采访报道的重点,拟定采访对象和相关现场。
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活动中,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及媒体记者深入现场,了解有关典型经验,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同时注重查找问题不足和薄弱环节,深入探究问题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工作改进。
不断拓宽媒体传播渠道。从原先以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为主,到微信平台、门户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新媒体形式的加入,宣传报道的形式日益多元。
监督成效凸显,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效
此次环保世纪行活动结束后,市城管局有关同志表示,“活动帮助我们全面检视工作,对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生态环保工作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将环保世纪行活动与听取审议环保年度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环保执法检查有机结合,打好跟踪监督“组合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正加快由量变向质变跃升。去年,潍坊市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任务全面完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名全省第5位,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评估成绩居全国第4位。(山东潍坊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