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东阿县司法局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济南市司法局法治“硬举措”铸就营商“暖环境”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法治,是滋养营商环境的阳光雨露,更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坚实底座。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司法局以创新实践为抓手,打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从制度构建到服务提质,从流程优化到效能释放,一系列具有济南特色的法治举措落地生根,法治化营商环境得以持续优化。
 
    济南不仅跨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待命名行列,还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公证参与‘带封过户’”两项创新成果推向全国,法治软实力正转化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筑牢安商防线
 
    行政复议小切口护企发展大变化
 
    济南市司法局以小切口、小专项为突破点,从企业最关切的环节切入,扎实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让行政复议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快车道。
 
    设立涉企复议“绿色窗口”及193个助企服务点,推动行政复议“入园进企”常态化。省、市、区三级联动开展“复议护企·法助营商”活动,精准对接重点园区与产业链企业,涉企案件实现当日归集、即时响应。
 
    同时,济南市司法局完善涉企案件听证机制,引入智慧AI复议平台,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同步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着力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企业痛点,让执法更有温度。
 
    此外,在全省首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官联络工作室”,深化“1+3+N”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合力推动行政纠纷一站式化解。今年以来,共办理涉企复议案件490件,9成案件在复议阶段实现案结事了,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
 
    打造暖商生态
 
    优化服务新场景回应企业新期待
 
    聚焦企业“成长的烦恼”,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6条措施》,推动法治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走进”,让法治成为企业最可信赖的依靠。
 
    面对随意执法、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企业反映强烈的难题,济南市司法局牵头构建“1+1+1+N”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全市涉企行政检查关键指标实现“1减2提1降”:将281个高频检查事项合并为119个联合场景,压减幅度57.7%;涉企联合检查率提升至73.04%,联合检查发现问题率提高39%;检查次数同比下降59.66%,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主动服务企业的法治需求,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的关键一环。济南市司法局深入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组建民营企业法治护航团、重大项目公证服务团,开展涉企纠纷解决、跨境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法律服务50余场,提供高端公证服务165次。深入开展“百所进百企”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律师事务所与民营企业特别是新业态企业结对挂钩开展法律服务100余件次。
 
    破解护商难题
 
    涉外法治新优势赋能企业走出去
 
    以高标准建设山东(济南)中央法务区为牵引,济南正加快构建辐射黄河流域、链接“一带一路”的法治服务高地。
 
    该法务区汇聚全球资源,诉讼、综治、律师、公证、调解、复议等全业态在此扎根,政务、司法、法律服务资源共同构建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中日韩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鲁港澳联营律所、马来西亚大卫与郭律师事务所济南代表处等头部机构纷纷落户。设立全省首家域外法查明中心,精准破解130多国180多城法律适用难题,为企业出海架起“法律桥”;山东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携手104国199城,共同构建“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今年以来,山东(济南)中央法务区办理涉外公证、合同审查、商事调解等2.9万件,涉及金额超30亿元,法治赋能发展的故事不断续写。
 
    依托高等教育资源丰厚的突出优势,济南聚合10所高校、10家产业协会、4家法律服务协会,共同构建法律服务产学研协作融联体,组建8个产业法律服务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基地。推动将法治人才纳入全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体系,大力培育高端法治人才,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济南市司法局副局长吴冠华表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聚焦经营主体关切,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更高水平法治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山东省济南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