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青州法院开展第31次“青法亮剑”集中执行行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济南市中区法院实施首例“执前扣划”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董广坤)“做梦都没想到,你们法院的效率这么高,不用等到执行阶段就拿到钱了,真是太感谢了!”当事人老张拿到案款后激动地说道。
 
    这是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以人民为中心”,以新时期“枫桥经验”为指引,通过大胆探索“审执联动”机制,成功实施的济南首例“执前扣划”案,让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及时兑现,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更为当事人省钱省时省力,也提高了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取得了多赢效果。
 
    在该起案件中,原告被告双方于今年7月18日达成调解,此前已对债务人账户采取了保全措施。但按照传统执行模式,债权人还需等待调解书生效后申请执行立案,执行部门再重新启动财产调查、查封、冻结、扣划等一系列流程,耗时较长。
 
    一边是债权人急需拿到款项,缓解资金压力,一边是债务人担心账户长期冻结影响经营信誉,为破解这一困境,市中区法院兴隆法庭庭长张来安与执行局精执中心法官唐璐迅速联动,在结合案件实际审慎核查,确认被保全账户中的存款足额且权属清晰、金额固定、无其他争议后,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审判部门以原案号直接作出扣划裁定,移交执行部门实施划付,让资金在冻结状态下直达法院账户。
 
    方案提出后,双方达成一致。执行部门快速对接银行,于7月21日出具《协助扣划存款通知书》,仅用3天就完成了款项划付,较传统执行程序缩短90%以上周期,纠纷在进入执行程序前圆满化解。
 
    案件结束后,债权人收到10余万元案款后喜极而泣:“本来以为还要等很久才能拿到钱,没想到这么快就兑现了,法院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债务人也感慨道:“资金直接划付,既解决了问题,又没影响到我们的经营信誉,太感谢法官了!”
 
    传统流程中,审判与执行各有固定环节,衔接不畅,耗时较长。而“审执联动”机制下,审判部门与执行部门紧密配合,构建起“裁执直通”的快速通道。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化解的工作指引》规定:“对已足额保全的财产,可不经执行程序直接划扣”。因此,在审判法官作出扣划裁定后,执行部门迅速实施划付,可以确保流程高效衔接。
 
    该案中,法院在财产保全阶段已控制足额财产,通过“执前扣划”,既让债权人的胜诉权益及时兑现,避免了“胜诉不获利”的情况,又让债务人免于成为“被执行人”而信用损伤,不影响其经营,实现了双赢甚至多赢。通过“审执联动”机制,让案件在进入执行程序前就实现权益兑现,从源头上减少了生效法律文书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整合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司法效率,也为净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支持。(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