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阳信县切实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郯城法院红花法庭:5000斤土豆款到账了!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为切实解决群众诉讼难题,助力乡村振兴,3月26日,山东省郯城法院红花法庭在红花镇北郑村村委会公开审理了一起涉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通过法官现场调解,原、被告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协议。
 
  村民李某与收购商王某口头约定,以每斤1.2元的价格向王某出售5000斤土豆,约定交货后3日内付清货款。然而,李某交货后,王某以“土豆存在病虫害”为由拒绝支付6000元货款,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今年3月,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考虑到案件涉农、涉民生,且当事人居住偏远,红花法庭决定巡回开庭,将法庭“搬到”村民家门口。
 
  庭审当天,法庭在村委会大院搭建起临时审判席。红花法庭庭长栗瑞法官在充分听取双方陈述后,发现争议焦点在于“农产品质量是否达标”和“口头合同效力认定”。为查明事实,栗瑞现场展示李某留存的部分土豆样本及王某收货时拍摄的视频,并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对土豆品质进行评估。经鉴定,土豆仅有少量表皮瑕疵,不影响整体质量。
 
  “口头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双方需承担举证责任。”栗瑞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向当事人和旁听村民普及买卖合同法律知识。经过近两小时的调解,王某承认自身未及时验货存在过失,同意支付5000元尾款;李某也主动让步,双方握手言和。
 
  不大的村委院里,前来旁听的群众纷纷点赞,“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还学到了法律知识!”旁听村民老张竖起了大拇指。“涉农纠纷多因法律意识淡薄、证据留存不足引发,法庭通过巡回审判、就地调解的方式,既能减轻群众诉累,又能增强农民风险防范意识。”栗瑞法官表示。
 
  巡回审判是红花法庭践行“枫桥经验”、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通过“零距离”司法服务,让法治清风吹进乡村田野,为农民增收、农业兴旺注入法治动能。红花法庭将持续扩大巡回审判覆盖面,针对农忙时节开设“巡回法庭”“午间法庭”,并积极开展“订单农业合同规范”普法行动,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签订涉农买卖合同时,务必明确品种、质量、付款方式等条款,尽量采用书面形式;交货时保留样品、拍照录像,避免发生争议后举证困难。如遇纠纷,可拨打郯城县法院“助农服务热线”12368或通过“法官+巷长+N”解纷机制申请调解。(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