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司涛涛)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人民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以“执为邹城”特色品牌打造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全新改造启用多功能执行大厅,形成“一个中心、一条主线,两次分案、两种模式”的集约化工作机制,使“一人包案到底”向分段集约转变,执行效率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亮剑集中执行 雷霆出击护民生
围绕涉民生、金融、小标的案件,邹城法院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专项执行活动,精准发力、重点突破,与有关部门加强联动,用足用好用活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严厉打击抗拒执行、逃避执行行为,以高压态势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2024年以来,邹城法院持续开展“执为邹城”集中执行行动15次,专项执行活动100余次,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案件8件,以拒执罪审结1件、判处被执行人1人。
邹城法院不断推动执行公开,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以开展集中执行行动为契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监督、见证执行,联合新闻媒体对执行活动进行直播、报道,多渠道、多视角公开执行事务进展。《中国审判》杂志2024年第24期和《山东法制报》专题推介“执为邹城”品牌。2024年12月19日,邹城法院与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抖音号)联合开展的直播执行,42.7万人在线观看,群众反响极为强烈。
善意文明执行 司法温情暖人心
“法官,孩子们把我送到养老院生活了,太感谢你们了,多谢你们提供的帮助!”邹城法院成功执结的一起老年人索要赡养费案件中,年逾八旬的申请人王某在收到执行款后致电执行法官,表示感谢。
此前,王某因其长子未支付2023年度赡养费,遂向邹城法院申请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王某长子并未主动履行义务。执行法官考虑到赡养费纠纷涉及父子亲情关系的特殊性,加之王某系生活无着落的老人,如果一味地强制执行、就案办案,不仅会对后续赡养费的履行造成困难,而且可能会进一步破坏本就已经产生裂痕的亲情。
为深入了解纠纷产生的原委,执行法官先与王某长子取得了联系,沟通中得知,原来,王某长子的爱人生病住院,王某长子近一年来一直在医院照顾,花销较大,经济拮据。另外,父子之间曾因分割家产的问题产生了较深的矛盾,双方已经很久没有正常沟通往来。秉持着修复亲情的最终目的,执行法官多次上门耐心做调解工作。同时,法官也找到王某的其他子女,共同商量老人的赡养问题。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父子二人破裂的亲情得以修复。
善意文明执行,让情与法并行,让司法温度可感可触。邹城法院执行干警牢牢把握善意文明执行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
高效精准执行 护企优商有保障
“感谢法院高效执行,切实为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司法保障。”邹城某建材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向邹城法院法官表达谢意时说。
此前,邹城法院受理了申请人某建材公司与被执行人江苏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了全面调查,但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彼时临近春节,申请人因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无力按时支付职工薪资。
获悉这一情况后,执行干警积极与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取得联系,告知其财产查询结果,并询问有无财产线索。经反复沟通确认,某建材公司提供了一条重要财产线索,公司员工曾听说被执行人在某地承建过工程,但具体情况不了解。尽管财产线索模糊,执行法官还是决定试一试,前往外地调查被执行人的工程款结算情况。
驱车几百公里后,执行法官经多方调查了解,终于查明被执行人在某楼盘开发公司有未付工程款债权,遂第一时间依法予以冻结并划拨。该案从立案到全部执行到位仅用时10天,实现了执行案件即收、即立、即执、即结,及时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收到案款后向法院送来了锦旗,对法官表示感谢。
一直以来,邹城法院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企业司法需求和权益保护,通过建立快速执行通道,简化流程,缩短周期,确保胜诉人尽快拿到“真金白银”。据悉,邹城法院2024年全年共受理涉企案件2150件,涉案标的18.61亿元,实际执行到位7.7亿元。一笔笔执行款的到账,不仅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更为其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助力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茁壮成长。(山东省邹城人民法院)